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局部描述符的三维人脸识别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三维人脸识别主要步骤第9-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于整体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于局部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1.4 三维人脸识别目前的主要问题第16-17页
    1.5 三维人脸数据库概述与本文实验数据来源第17-19页
    1.6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文主要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文创新点第20-21页
第二章 三维人脸预处理第21-29页
    2.1 鼻尖点定位第21-22页
    2.2 人脸区域提取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尖锐区域去除第23-25页
    2.4 人脸姿态矫正第25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表情鲁棒的人脸特征提取第29-51页
    3.1 人脸分区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形状指数与法向量的计算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形状指数的计算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法向量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基于LBP的局部描述符构建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BP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区边缘点检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邻域点检测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局部描述符构建第45-47页
    3.4 基于直方统计图的特征降维第47-4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四章 人脸识别与原型系统设计第51-67页
    4.1 基于KNN的人脸识别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向量距离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经典KNN算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分片加权KNN人脸识别算法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4.2 基于SVM的人脸识别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多核函数的SVM人脸识别算法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4.3 人脸识别系统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4-67页
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    总结第67页
    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上海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LMS曲线及相关参考标准的研究
下一篇:自行车场地全能项目供能特点与技战术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