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伦理蕴涵 | 第15-22页 |
·食品安全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| 第16页 |
·污染对食品安全影响渐浓 | 第16-17页 |
·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添加剂问题触目惊心 | 第17页 |
·食品安全危机的道德危害 | 第17-20页 |
·造成共同价值信仰的弱化 | 第17-18页 |
·导致社会诚信资本的缺失 | 第18-19页 |
·有损社会的公平正义 | 第19-20页 |
·维护食品安全的伦理意义 | 第20-22页 |
·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| 第20页 |
·有利于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的维护 | 第20-21页 |
·有利于知情选择权的保护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道德原因分析 | 第22-30页 |
·食品企业商业道德缺失 | 第22-24页 |
·企业对“理性”认识的偏颇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“利”与“义”的选择失范 | 第23-24页 |
·部分企业内部人员道德水平低下 | 第24页 |
·政府行政监管责任不到位 | 第24-27页 |
·行政价值观的扭曲 | 第25页 |
·部分政府职能部门责任意识淡薄 | 第25-26页 |
·部分政府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| 第26-27页 |
·媒体舆论伸张正义的力度不够 | 第27-28页 |
·媒体正义感的弱化 | 第27页 |
·个别媒体人的道德自律性不强 | 第27-28页 |
·民众的食品安全权利意识薄弱 | 第28-30页 |
·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 | 第28-29页 |
·民众的食品维权意识薄弱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维护我国食品安全的道德机制的构建 | 第30-40页 |
·完善与健全尊重生命与人权的价值观体系 | 第30-32页 |
·食品安全要提高尊重生命的意识 | 第31页 |
·食品安全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 | 第31-32页 |
·强化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| 第32-34页 |
·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| 第32-33页 |
·强化企业的伦理责任 | 第33页 |
·加强企业经营者的伦理修养 | 第33-34页 |
·提高企业文化的道德内涵 | 第34页 |
·加强政府履行其监管职能的责任能力 | 第34-36页 |
·强化政府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 | 第35页 |
·加强对食品企业的规制和引导 | 第35-36页 |
·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行力 | 第36页 |
·普及与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| 第36-37页 |
·提高公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| 第37页 |
·增强公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| 第37页 |
·培育媒体等社会组织的参与意识与维护正义的能力 | 第37-40页 |
·提高社会组织的参与意识 | 第38页 |
·强化媒体监督和维护正义的能力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