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历史地质学、地层学论文--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--新生代(界)论文

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引言第9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·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3页
   ·存在问题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4页
   ·完成工作量第14-15页
第2章 区域地质概况第15-28页
   ·构造位置第15页
   ·柴达木新生代地层介绍第15-20页
     ·上干柴沟组第19页
     ·下油砂山组第19页
     ·上油砂山组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狮子沟组第20页
   ·实测地层剖面描述第20-28页
第3章 沉积相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·冲积扇相第28-30页
     ·扇根亚相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扇中亚相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扇端亚相第30页
   ·湖泊相第30-34页
     ·滨湖亚相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浅湖亚相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深湖亚相第33页
     ·盐湖亚相第33-34页
   ·沉积环境演化第34-38页
第4章 砂岩碎屑组分的鉴定及其含量统计第38-53页
   ·常见方法第38页
   ·碎屑组分特征第38-47页
     ·矿物碎屑第39-43页
     ·岩石碎屑第43-47页
   ·砂岩碎屑组分含量统计第47-53页
     ·样品数据统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砂岩成分投影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红沟子剖面与对比第50-53页
第5章 碎屑组分含量在剖面上的垂向变化第53-57页
     ·矿物碎屑含量分布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石英第53页
     ·长石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云母第54页
   ·岩石碎屑含量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变质岩岩屑第55页
     ·沉积岩岩屑第55页
     ·岩浆岩岩屑第55页
   ·标志岩屑碎屑含量分布第55-57页
第6章 物源区分析与构造事件识别第57-63页
   ·物源区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·区域构造事件识别与对比第60-63页
结论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0-71页
附录第71-72页
图版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气动潜孔锤冲击碎岩影响因素及数值模拟分析
下一篇:礁滩储层高精度孔隙度反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