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9页 |
(一)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(1)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(2)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的现状 | 第14-16页 |
(1)国外有关城镇化研究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(2)国内有关城镇化研究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 有关河北省城镇化研究的现状 | 第16-17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(四)论文重点、难点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(五)论文结构框架图 | 第18-19页 |
一、新型城镇化理论简介 | 第19-26页 |
(一)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| 第19-20页 |
1.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| 第19页 |
2. 信息化的推动 | 第19页 |
3. 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 | 第19-20页 |
(二)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 | 第20-22页 |
1. 发展理念有差别 | 第20页 |
2. 发展目标有差别 | 第20-21页 |
3. 推进主体有差别 | 第21页 |
4. 推进机制有差别 | 第21-22页 |
(三)新型城镇化的内涵、本质与特征 | 第22-26页 |
1.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| 第22-23页 |
2.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 | 第23页 |
3.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| 第23-26页 |
(1)全面统筹城乡发展,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| 第23页 |
(2)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 | 第23-24页 |
(3)坚持集约高效发展 | 第24页 |
(4)城镇布局协调 | 第24页 |
(5)强调以人为本,构建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 | 第24-26页 |
二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| 第26-33页 |
(一)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| 第26-27页 |
1.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| 第26页 |
2. 城市支持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| 第26-27页 |
3. 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 | 第27页 |
(二)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3页 |
1.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| 第27-28页 |
2. 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| 第28-29页 |
3. 城镇体系不合理 | 第29-30页 |
4. 产业支撑能力不强,产业结构不合理 | 第30-32页 |
5. 城镇基础设施落后,城镇公共设施不足 | 第32页 |
6. 环境污染严重,生态环境恶化 | 第32-33页 |
三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| 第33-37页 |
(一)经济基础薄弱,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| 第33-34页 |
(二)推进城镇化的配套政策滞后 | 第34-35页 |
(三)观念和认识因素的制约 | 第35-37页 |
四、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| 第37-52页 |
(一)优化产业结构,发展特色产业 | 第37-40页 |
1.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| 第37-38页 |
2. 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| 第38-40页 |
3.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| 第40页 |
(二)完善城镇体系 | 第40-45页 |
1. 加快壮大中心城市,构建冀中南、环京津城市群 | 第41-43页 |
(1)环京津城镇群 | 第41-42页 |
(2)冀中南城镇群 | 第42-43页 |
2.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 | 第43-44页 |
3. 鼓励和促进建制镇发展 | 第44-45页 |
(三)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 | 第45-48页 |
1.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| 第45-46页 |
2. 建立土地合理流转机制 | 第46-47页 |
3.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| 第47-48页 |
(四)开拓投资融资渠道,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| 第48-51页 |
1. 积极探索先进的投融资体制 | 第49页 |
2.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| 第49-50页 |
3. 改革融资模式,积极推进项目债券融资 | 第50-51页 |
(五)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,构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