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4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20页 |
·农机装备水平发展预测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支持向量机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·本论文学术思想、理论根据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基础 | 第24-37页 |
·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基础 | 第24-36页 |
·统计学习理论基础 | 第24-26页 |
·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| 第26-31页 |
·支持向量回归机原理 | 第31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农机装备水平差异分类研究 | 第37-56页 |
·引言 | 第37-38页 |
·支持向量机凸规划模型的构建 | 第38-42页 |
·线性核 | 第40-41页 |
·非线性核 | 第41-42页 |
·将支持向量机凸规划模型转化为线性互补问题 | 第42页 |
·利用变分不等式求解修正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| 第42-45页 |
·预备知识 | 第42-43页 |
·求解支持向量机的光滑化牛顿算法 | 第43-44页 |
·光滑牛顿算法收敛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数值实验 | 第45-46页 |
·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农机装备水平差异分类研究 | 第46-55页 |
·指标与数据的选择 | 第46-48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对黑龙江垦区西部农机装备水平分类模型 | 第50-52页 |
·结果评价与各农场农机协调发展可行性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预测的研究 | 第56-89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评价指标的构建 | 第56-58页 |
·黑龙江省垦区农机装备水平发展状况 | 第56-57页 |
·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| 第57-58页 |
·确定农机装备水平的评价指标 | 第58页 |
·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预测方法分析 | 第58-68页 |
·基于粗糙集的组合预测模型 | 第59-64页 |
·基于 RBF 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| 第64-65页 |
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| 第65-68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预测 | 第68-85页 |
·农业机械化装备数量的预测 | 第68-84页 |
·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预测 | 第84-85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发展目标的确定 | 第85-88页 |
·农业机械化装备数量发展目标 | 第86-87页 |
·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目标 | 第87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五章 鲁棒 SVR 在粮食产量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| 第89-105页 |
·引言 | 第89-91页 |
·Ramp 不对称形式鲁棒支持向量回归机 | 第91-99页 |
·常用的损失函数 | 第91页 |
·原空间的支持向量回归机 | 第91-93页 |
·光滑非凸损失函数的建立 | 第93-94页 |
·CCCP 过程解决非凸优化 | 第94-95页 |
·带步长的 Newton-Armijo 算法 | 第95-98页 |
·算法收敛性与复杂度分析 | 第98-99页 |
·数据实验 | 第99-101页 |
·人工数据集的实验 | 第99-100页 |
·标准的 UCI 数据集实验 | 第100-101页 |
·鲁棒支持向量回归机在粮食产量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| 第101-104页 |
·基于光滑 Ramp 损失函数健壮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模型 | 第102页 |
·数值实验 | 第102-10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六章 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对粮食产量贡献的研究 | 第105-132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05-107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| 第105-106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| 第106-107页 |
·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107-112页 |
·文献回顾 | 第107页 |
·评价指标设计的设置原则 | 第107-108页 |
·粮食产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的确定 | 第108-111页 |
·黑龙江垦区影响粮食产量投入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·农机装备对粮食产量贡献的测算方法 | 第112-118页 |
·贡献率测算方法介绍 | 第112-117页 |
·常用几种测算方法的优缺点 | 第117-118页 |
·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对粮食产量贡献的研究 | 第118-128页 |
·指标确定 | 第118-119页 |
·模型设计 | 第119-121页 |
·建立基于 C -D 生产函数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模型 | 第121-124页 |
·基于 C-D 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机装备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| 第124-125页 |
·基于 CES 生产函数模型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分析 | 第125-128页 |
·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| 第128-13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128-129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129-1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1-132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2-134页 |
·结论 | 第132-133页 |
·展望 | 第133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4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45-146页 |
附录 | 第146-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