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不同水稻品种开花后剑叶RUBISCO稳定性研究

目录第1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縮略语表第11-12页
1 文献综述第12-24页
   ·Rubisco的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 ·Rubisco的基因表达调控第12-14页
     ·Rubisco的蛋白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Rubisco的活性调控第15-17页
     ·Rubisco的功能第17-18页
     ·Rubisco的稳定性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Rubisco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·实验技术概述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Blot免疫印迹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 ·酶活测定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-24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·材料第24页
   ·材料处理第24页
   ·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  ·光合指标的测量第24-25页
     ·Rubisco酶的提取与初始活力测定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·荧光定量PCR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SDS-PAGE第27-28页
     ·Bradford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第28页
     ·Rubisco含量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·水稻Rubisco大亚基抗体(anti-rbcL)制备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Rubisco的体外降解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31页
3 实验结果第31-42页
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的光合指标与Rubisco评价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的SPAD值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的叶绿素含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第33页
  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的Rubisco酶活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的Rubisco含量第34页
     ·Rubisco酶初始活力、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相关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花后5 d、10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光合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RNA质量及反转录检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光合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Rubisco的Western Blot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·Bradford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37-38页
     ·rbcL抗体(anti-rbcL)的纯化及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花后5 d、10 d、15 d、20 d各品种Rubisco大亚基的Western Blot第39-40页
   ·花后20 d的Rubisco粗酶液中大亚基的降解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pH5.0和pH5.5条件下的降解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第41-42页
4 讨论与结论第42-48页
   ·剑叶灌浆期剑叶光合指标与Rubisco活性和含量的关系第42-43页
   ·Rubisco含量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第43-45页
   ·Rubisco大亚基的检测技术与应用价值第45页
   ·Rubisco降解条件与Rubisco的稳定性第45-47页
   ·结论第47-48页
论文发表情况第48-49页
附录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Bt水稻钾素利用与产量形成特征研究
下一篇:不同基质育秧和机插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