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海事主管机关享有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的理论障碍 | 第10-16页 |
·主体身份造成的障碍 | 第10-11页 |
·公务船舶属性造成的障碍 | 第11-12页 |
·法定救助义务造成的障碍 | 第12-14页 |
·救助海上遇险人命的法定义务 | 第12-13页 |
·立即组织救助的法定义务 | 第13-14页 |
·法定职责造成的障碍 | 第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行为的性质界定 | 第16-26页 |
·行政救助行为 | 第16-17页 |
·强制救助和自愿救助行为 | 第17-18页 |
·行政强制和非行政强制行为 | 第18-21页 |
·行政强制的涵义 | 第18-19页 |
·海事主管机关的行政强制与非行政强制行为 | 第19-21页 |
·控制或从事救助的行为 | 第21-24页 |
·控制救助的行为 | 第22-23页 |
·从事救助的行为 | 第23-24页 |
·以控制或从事进行划分的好处和不足 | 第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海事主管机关能否享有救助报酬请求权的确定标准 | 第26-32页 |
·以职责内外为界的含义和优点 | 第26-27页 |
·以职责内外为界的含义 | 第26页 |
·以职责内外为界的优点 | 第26-27页 |
·国际公约对以职责内外为界标准的认定 | 第27-28页 |
·各国国内法对以职责内外为界标准的认定 | 第28-30页 |
·以职责内外进行划分面临的障碍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数额的确定 | 第32-39页 |
·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数额争议原因 | 第32-34页 |
·私人救助者海难救助报酬数额的确定标准 | 第32-33页 |
·海事主管机关的特殊性 | 第33-34页 |
·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数额确定的三种标准 | 第34-35页 |
·与私人救助者同一标准 | 第34页 |
·略低于私人救助者标准 | 第34页 |
·成本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三种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略低于私人救助者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| 第35页 |
·与私人救助者同一标准和成本原则的合理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我国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制度的完善 | 第39-44页 |
·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2页 |
·《海商法》第192条的缺陷 | 第39-40页 |
·海事司法实践的冲突 | 第40-42页 |
·完善海事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制度的建议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