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1. 研究的缘起 | 第9-10页 |
2. 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4页 |
3.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宋代家训兴盛的状况与背景原因 | 第16-29页 |
·宋代家训的兴盛状况 | 第16-19页 |
·宋代家训兴盛的背景及原因 | 第19-29页 |
·宋代家训兴盛的外在历史条件 | 第19-23页 |
·宋代家训兴盛的内在背景原因 | 第23-29页 |
第二章 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9-56页 |
·进步实用的教育伦理思想 | 第29-39页 |
·德艺并重的教育内容 | 第29-35页 |
·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 | 第35-39页 |
·遵礼贵和的家庭伦理思想 | 第39-48页 |
·父慈子孝 | 第39-43页 |
·兄友弟悌 | 第43-45页 |
·夫义妇顺 | 第45-46页 |
·睦亲爱仆(佃) | 第46-48页 |
·经世致用的治家伦理思想 | 第48-56页 |
·“子弟需使有业”的治生思想 | 第48-51页 |
·“制财用之节,量入以为出”的制用思想 | 第51-53页 |
·“分给财产务均平”的分配思想 | 第53-56页 |
第三章 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的总体评价与现代启示 | 第56-65页 |
·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| 第56-58页 |
·传承儒家文化,弘扬中华美德 | 第56-57页 |
·促进家庭和睦,维护社会稳定 | 第57-58页 |
·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| 第58-60页 |
·严格的封建等级尊卑观念 | 第59页 |
·明显的重道轻器价值倾向 | 第59-60页 |
·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| 第60-65页 |
·重视并改善家庭教育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促进并完善家庭美德建设 | 第62-65页 |
结束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