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2页 |
| ·钛产品的性质及用途 | 第10页 |
| ·钛资源特点及国内外分布状况 | 第10-13页 |
| ·富钛料在钛工业中的地位 | 第13-14页 |
| ·富钛料工业富集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·电炉冶炼法 | 第14-15页 |
| ·酸浸法 | 第15页 |
| ·还原锈蚀法 | 第15-16页 |
| ·钛铁矿还原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| ·配加添加剂 | 第16-17页 |
| ·微波加热技术 | 第17页 |
| ·还原钛铁矿锈蚀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| ·锈蚀过程机理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·锈蚀过程强化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铁副产品物相控制形成 | 第20-21页 |
| ·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| 第22-29页 |
| ·试验原料及其物化性能 | 第22-24页 |
| ·钛铁矿精矿 | 第22页 |
| ·还原剂 | 第22-23页 |
| ·粘结剂 | 第23页 |
| ·化学试剂及气体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| ·还原试验 | 第24页 |
| ·锈蚀试验 | 第24-26页 |
| ·分析和检测 | 第26-29页 |
| ·全铁及金属铁测定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钛的检测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物相和形貌分析 | 第28页 |
| ·产品粒度特征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添加剂对钛铁矿还原锈蚀法制取富钛料的影响 | 第29-33页 |
| ·添加剂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·添加剂对还原钛铁矿锈蚀制取富钛料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还原钛铁矿锈蚀体系的选择与锈蚀制度优化研究 | 第33-42页 |
| ·锈蚀体系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盐酸在锈蚀体系中的作用 | 第34-36页 |
| ·氯化铵锈蚀体系下还原钛铁矿锈蚀制度的优化 | 第36-40页 |
| ·液固比 | 第36-37页 |
| ·通气速率 | 第37页 |
| ·氯化铵浓度 | 第37-38页 |
| ·搅拌速率 | 第38-39页 |
| ·锈蚀温度 | 第39-40页 |
| ·锈蚀时间 | 第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第五章 还原钛铁矿锈蚀速率过程强化研究 | 第42-52页 |
| ·通氧对锈蚀过程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通氧锈蚀制度的优化研究 | 第43-46页 |
| ·通氧速率 | 第43-45页 |
| ·锈蚀温度 | 第45页 |
| ·锈蚀时间 | 第45-46页 |
| ·通氧对锈蚀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| ·超声波对锈蚀过程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第六章 铁副产品物相形成控制及对钛铁分离的影响 | 第52-63页 |
| ·铁副产品物相形成原理 | 第52-53页 |
| ·铁副产品物相形成条件研究 | 第53-59页 |
| ·通空气下的形成条件 | 第53-56页 |
| ·通氧气下的形成条件 | 第56-59页 |
| ·铁副产品物相对钛铁分离效果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七章 产品性质及用途 | 第63-67页 |
| ·富钛料 | 第63-65页 |
| ·铁副产品 | 第65-66页 |
| ·其它 | 第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第八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