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基本建设经济论文--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

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2页
1 导论第12-24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相关文献综述第14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框架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20-2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第22页
     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22页
     ·文献分析法第22页
     ·案例分析法第22-23页
   ·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论文创新点第23页
     ·论文不足之处第23-24页
2 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的一般分析第24-35页
   ·基础设施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的界定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的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的分类第27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相关概念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含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的含义第28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的理论依据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理论与基础设施投资范围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公共选择理论与基础设施投资约束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委托代理理论与基础设施投资监督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第32-33页
   ·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的3E原则第33-35页
     ·3E原则的含义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与3E原则第34-35页
3 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决策第35-47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的程序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的含义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程序第36-38页
   ·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投资决策失误率偏高第38页
     ·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决策的责任主体难以落实第39页
   ·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实践第39-42页
     ·美国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制度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英国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做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德国基础设施投资决策程序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的启示第42页
   ·改进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机制第42-47页
     ·决策主体方面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决策程序方面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决策监督方面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其他配套制度第46-47页
4 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第47-65页
   ·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基本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及时匹配原则第47页
     ·区别对待原则第47页
     ·成本效益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资源配置原则第48页
   ·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模式第48-55页
     ·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第48-51页
     ·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各种融资模式的比较第54-55页
   ·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演变第55-58页
     ·单一的财政直接投资模式(1949-1978)第56页
     ·引入政府债务的融资模式(1979-1992)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多渠道融资(1993-2003)第57页
     ·多主体的融资模式(2004年至今)第57-58页
   ·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经验第58-62页
     ·美国基础设施融资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英国基础设施融资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法国基础设施融资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瑞典基础设施融资第61页
     ·日本基础设施融资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的启示第62页
   ·完善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建议第62-65页
     ·转变政府职能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第63页
     ·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扩大地方债的发行第64-65页
5 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监督第65-76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监督的必要性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委托代理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纠正政府失灵的需要第66页
     ·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质量的需要第66-67页
   ·当前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监督存在的问题第67-70页
     ·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第67-68页
     ·缺乏专业的监督力量第68页
     ·多方监督未形成合力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监督过程不全面第69-70页
   ·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监督经验第70-73页
     ·美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监督第70页
     ·英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监督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澳大利亚基础设施投资监督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德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监督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的启示第73页
   ·完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监督的措施第73-76页
     ·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第73页
     ·强化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第74页
     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实现全过程监督第75页
     ·加强投资资金的监管第75-76页
6 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评价第76-105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的内容第76-77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的实现方式第77-85页
     ·财政投资评审第77-79页
     ·项目投资绩效评价制度第79-82页
     ·项目投资后评价第82-85页
   ·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的方法第85-91页
     ·成本-效益分析法第85-86页
     ·DEA分析法第86-90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法第90页
     ·专家评议法第90-91页
   ·西方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第91-93页
     ·美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德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的启示第93页
   ·案例分析第93-101页
     ·辽宁省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第93-98页
     ·圆明园西路道路改造工程后评价第98-101页
   ·完善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价的对策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·加强评价主体的建设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完善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机制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1页
后记第111-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股、H股价格差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
下一篇:301条款、337条款与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