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马蒂亚·森的可行能力发展观解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目录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提出可行能力发展观的背景 | 第9-11页 |
·关于可行能力的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章节安排与创新 | 第16-18页 |
2 什么是可行能力? | 第18-25页 |
·可行能力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·可行能力的理论渊源 | 第19-20页 |
·可行能力的多元性 | 第20-24页 |
·可行能力的内在多元性 | 第20-21页 |
·可行能力的竞争多元性 | 第21-24页 |
·总结 | 第24-25页 |
3 可行能力发展观的内涵 | 第25-36页 |
·确立客观的评价立场 | 第25-27页 |
·摆正发展手段与发展目的 | 第27-30页 |
·传统发展观的弊端 | 第27-28页 |
·可行能力发展观:以人为中心 | 第28-30页 |
·重视平等 | 第30-34页 |
·收入平等 | 第31-33页 |
·性别平等 | 第33-34页 |
·个人发展优先于社会发展 | 第34-35页 |
·总结 | 第35-36页 |
4 可行能力发展观的启示 | 第36-39页 |
·发展的目的是改善生活 | 第36-37页 |
·教育要以扩展可行能力为目的 | 第37-38页 |
·发挥实质自由的工具性作用 | 第38-39页 |
5 实质自由思想的评价 | 第39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后记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