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前言 | 第9-10页 |
·核酸的组成与结构 | 第10-14页 |
·核酸的组成 | 第10-11页 |
·核酸的结构 | 第11-14页 |
·多吡啶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影响过渡金属多吡啶配合物与核酸结合力的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紫外-可见光吸收光谱 | 第16页 |
·稳态荧光发射光谱 | 第16-17页 |
·圆二色谱 | 第17页 |
·核磁共振(NMR)谱 | 第17页 |
·电化学法 | 第17页 |
·流体力学法 | 第17-18页 |
·凝胶电泳法 | 第18页 |
·细胞毒性测试 | 第18-19页 |
·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应用前景 | 第19-20页 |
·DNA结构探针 | 第19页 |
·DNA分子光开关 | 第19页 |
·化学核酸酶 | 第19-20页 |
·抗癌药物 | 第20页 |
·展望及选题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及其细胞毒性初步研究 | 第22-38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2-28页 |
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| 第23-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28-37页 |
·配合物1的1H NMR核磁谱图 | 第28-29页 |
·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 | 第29-30页 |
·配合物与DNA/RNA相互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| 第30-32页 |
·配合物与DNA及RNA作用的发射光谱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粘度法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配合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| 第34-35页 |
·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CD光谱研究 | 第35-36页 |
·反向盐滴定 | 第36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配合物[Co(phen)_2BPIP]~(3+)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及其细胞毒性初步研究 | 第38-45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40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4页 |
·配合物与DNA及RNA相互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| 第40-42页 |
·配合物与DNA及RNA作用的发射光谱研究 | 第42-43页 |
·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粘度法研究 | 第43页 |
·配合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配合物[Co(phen)_2PPIP]~(3+)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研究 | 第45-51页 |
·前言 | 第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50页 |
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45-46页 |
·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| 第4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6页 |
·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6-47页 |
·配合物的~1H NMR核磁谱图 | 第47页 |
·配合物与DNA/R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| 第47-48页 |
·配合物与DNA/RNA作用的发射光谱研究 | 第48-50页 |
·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粘度研究 | 第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