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| 第8-10页 |
·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信用合作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一般理论 | 第15-25页 |
·农村信用社的定义及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内部控制的涵义 | 第16页 |
·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银行业内部控制的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| 第19-23页 |
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目标 | 第20页 |
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要素 | 第20-21页 |
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程 | 第22-23页 |
·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| 第25-31页 |
·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建设取得的成绩 | 第25-26页 |
·内控理念不断更新,内控环境得到改善 | 第25页 |
·产权制度不断完善,法人治理结构初步搭建 | 第25页 |
·经营机制开始转换,内部管理逐步得到加强 | 第25-26页 |
·稽核体系建设取得进展,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| 第26页 |
·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9页 |
·对内部控制认识存在误区,控制环境有待加强 | 第27页 |
·缺乏风险管理机制,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| 第27-28页 |
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,控制活动难以落实 | 第28页 |
·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,未形成良性反馈机制 | 第28-29页 |
·监督缺乏力度 | 第29页 |
·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产权主体缺位,缺乏内控动力 | 第29-30页 |
·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,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| 第30页 |
·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,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| 第30页 |
·经营管理水平偏低,风险控制能力不强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隆回县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| 第31-41页 |
·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目标 | 第31页 |
·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框架 | 第31-32页 |
·隆回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内容设计 | 第32-41页 |
·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| 第32-35页 |
·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强化内部控制活动 | 第36-39页 |
·重塑信息交流与反馈 | 第39页 |
·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