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Contents第11-13页
第1章 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工作的创新点第16-17页
   ·论文结构安排第17-19页
第2章 医学图像融合质量评价第19-27页
   ·主观评价标准第19页
   ·客观评价标准第19-25页
     ·基于非标准参考图像的评价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基于标准参考图像的评价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边缘信息传递程度(QAB/F)的评价第23-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3章 医学图像融合常用方法第27-41页
   ·简单的图像融合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·加权系数融合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主分量分析融合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像素灰度值取大(小)的融合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相关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·基于塔形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拉普拉斯(Laplacian)金字塔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比率低通金字塔方法第33页
   ·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·连续小波变换与离散小波变换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多分辨率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·小波变换的 Mallat 算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基于小波分解和重构的融合原理第37页
   ·相关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4章 一种新的基于不同融合规则的小波变换融合方法第41-49页
   ·基于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的融合规则第41-44页
     ·低频系数基于 Sobel 算子的融合规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高频系数基于局部方差取大准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一致性检验第43-44页
   ·实验与数据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·Clock 多聚焦图像融合实验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部位模糊的 MRI 图像融合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5章 基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融合第49-61页
   ·双通道基本模型及其原理第49-51页
     ·传统 PCNN 基本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参考模型第51页
   ·基于邻域 SEML 激励的融合算法概述第51-56页
     ·链接强度系数β第51-54页
     ·邻域 SEML 激励H_(ij)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融合方法第55页
     ·融合过程第55-56页
   ·相关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 ·不同模态下的图像融合实验第56-58页
     ·不同部位模糊的 MRI 图像融合实验第58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结论第61-62页
 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详细摘要第70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ndroid平台的安全技术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复杂产品项目中管理要素元数据的提取与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