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特莱斯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所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奥特莱斯相关理论基础及概述 | 第16-24页 |
·奥特莱斯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·商业建筑设计理论 | 第16-18页 |
·商业建筑的基本概念及空间构成 | 第16页 |
·现代商业建筑空间组合及设计手法 | 第16-18页 |
·购物中心设计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购物中心的设计理念 | 第19页 |
·奥特莱斯的概念 | 第19页 |
·奥特莱斯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奥特莱斯的发展历史及成长之路 | 第20-21页 |
·奥特莱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国内外奥特莱斯研究现状及对比分析 | 第24-33页 |
·国外奥特莱斯发展概况 | 第24页 |
·国外奥特莱斯实例分析 | 第24-28页 |
·奥特莱斯之美国篇 | 第24-25页 |
·奥特莱斯之欧洲篇 | 第25-26页 |
·奥特莱斯之亚洲篇 | 第26-28页 |
·国内奥特莱斯发展概况 | 第28-30页 |
·国内奥特莱斯实例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仓储式代表——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 | 第30-31页 |
·花园式代表——上海青浦奥特莱斯购物广场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奥特莱斯建筑设计初探 | 第33-51页 |
·奥特莱斯建筑的场地设计 | 第33-39页 |
·奥特莱斯的建筑选址 | 第33-34页 |
·奥特莱斯的场地布局 | 第34-37页 |
·场地分区 | 第34页 |
·场地分区布局方式 | 第34-37页 |
·奥特莱斯的外部交通组织 | 第37-38页 |
·奥特莱斯的停车场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停车场的规模 | 第38页 |
·停车场的类型 | 第38-39页 |
·停车场的设计原则 | 第39页 |
·奥特莱斯建筑的功能布局 | 第39-41页 |
·功能组成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总平面布置与形式 | 第40-41页 |
·内部流线组织 | 第41页 |
·奥特莱斯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 | 第41-44页 |
·步行街设计 | 第41-42页 |
·中庭空间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广场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奥特莱斯建筑的外部形态和环境设计 | 第44-50页 |
·外部形态设计原则和要点 | 第44-47页 |
·外部形态设计原则 | 第44-46页 |
·外部形态设计要点 | 第46-47页 |
·休闲娱乐设施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商业标识系统设计 | 第48页 |
·无障碍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绿色景观设计 | 第49页 |
·光环境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余姚奥特莱斯案例分析 | 第51-62页 |
·余姚的商业发展概况调研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余姚奥特莱斯的市场定位 | 第52-54页 |
·项目定位 | 第52-53页 |
·功能定位 | 第53-54页 |
·品牌目标定位 | 第54页 |
·项目特色对比归纳 | 第54页 |
·余姚奥特莱斯项目概述 | 第54-56页 |
·项目选址及区位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建筑用地规划意向分析 | 第55页 |
·建筑设计理念 | 第55-56页 |
·余姚奥特莱斯建筑的功能布局与设计 | 第56-59页 |
·建筑平面布局 | 第56-57页 |
·项目特色——情景化的商业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余姚奥特莱斯建筑的交通系统组织规划 | 第59页 |
·余姚奥特莱斯建筑的绿化环境及公共设施设计 | 第59-60页 |
·绿化环境系统规划 | 第59页 |
·公共设施设计 | 第59-60页 |
·余姚奥特莱斯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7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