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核废料的处理 | 第12-13页 |
·核废料处置库内岩体的多场耦合作用 | 第13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和接触体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理论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实验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2 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的水流模型 | 第18-28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模型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Gangi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Walsh和Grosenbaugh模型 | 第19页 |
·Swan模型 | 第19页 |
·Cook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赫尔-肖模型 | 第20-28页 |
·Navier-Stokes方程和立方定律 | 第21-23页 |
·Stokes方程和雷诺润滑方程 | 第23-25页 |
·赫尔-肖模型和赫尔-肖流动 | 第25-28页 |
3 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的水流特征和渗透性能 | 第28-40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的水流特征 | 第28-32页 |
·水横向绕流单柱时的速度边界层理论 | 第28-30页 |
·裂隙中水横向绕流单柱的水流特征数值模拟 | 第30-31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的水流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水流的数值计算 | 第32-36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33页 |
·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| 第33-36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的渗透性能 | 第36-40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的等效水力开度 | 第36-37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等效水力开度的理论估计 | 第37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简化模型等效水力开度的数值验证 | 第37-40页 |
4 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-传热的简化模型 | 第40-60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的传热机制 | 第40-42页 |
·裂隙接触体和水流热平衡时间的理论计算 | 第42-48页 |
·裂隙水流与接触体的对流换热 | 第43-45页 |
·局部热平衡时间计算 | 第45-48页 |
·局部热平衡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8-58页 |
·接触体的截面直径D | 第49-50页 |
·裂隙水平均流速u_w | 第50-51页 |
·接触体相对节距s_1/D | 第51-54页 |
·接触体的体积比热ρ_rc_r | 第54-55页 |
·接触面积率c | 第55-56页 |
·温度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5 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的水流-传热计算 | 第60-74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-传热的简化理论解 | 第60-61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的温度分布数值计算 | 第61-65页 |
·数值积分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梯形公式 | 第62页 |
·复化梯形公式 | 第62-63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温度分布的数值解法 | 第63-65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的温度分布及敏感度分析 | 第65-74页 |
·接触面积率c影响下的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温度分布 | 第65-68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半开度b影响下的裂隙温度分布 | 第68-70页 |
·裂隙水流平均流速u_w影响下的裂隙温度分布 | 第70-74页 |
6 壁面局部接触裂隙壁面几何特征对水流的影响分析 | 第74-90页 |
·裂隙壁面的几何特征及其描述 | 第74-77页 |
·裂隙壁面的粗糙度 | 第74-75页 |
·裂隙壁面的起伏度 | 第75-77页 |
·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接触体的横截面形状 | 第77页 |
·不同接触体横截面形状的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计算 | 第77-86页 |
·接触体横截面为椭圆时的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计算 | 第77-81页 |
·接触体横截面为正方形时的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计算 | 第81-83页 |
·接触体横截面为矩形时的壁面局部接触裂隙水流计算 | 第83-86页 |
·壁面粗糙裂隙的开度修正 | 第86-90页 |
·粗糙裂隙开度的经验公式修正 | 第86-87页 |
·基于JRC指标的粗糙裂隙开度修正 | 第87-90页 |
7 结论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