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| 1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理 | 第11-15页 |
| ·植物病原菌的侵入过程 | 第11页 |
| ·植物病原菌的致病因子 | 第11-15页 |
| ·致病相关酶的种类及特性 | 第11-14页 |
| ·毒素 | 第14-15页 |
| ·植物激素 | 第15页 |
| ·其他致病因子 | 第15页 |
| 2 油菜菌核病菌所致病害及其致病机理 | 第15-19页 |
| ·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 | 第15-16页 |
| ·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 | 第16-17页 |
| ·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| 第17-19页 |
| 3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| 第19-21页 |
| ·农田管理 | 第19-20页 |
| ·药剂防治 | 第20页 |
| ·生物防治 | 第20-21页 |
| 引言 | 第21-23页 |
| 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1 试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| ·供试菌株 | 第23页 |
| ·供试油菜品种 | 第23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23-24页 |
| ·试验试剂 | 第24页 |
| ·试验器材 | 第24页 |
| 2 试验方法 | 第24-28页 |
| ·不同菌株致病性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草酸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草酸和核盘菌处理后植株体内各酶活变化 | 第25-26页 |
| ·果胶酶各组分活性测定 | 第26-28页 |
| 结果和分析 | 第28-37页 |
| 1 不同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致病性测定 | 第28-30页 |
| ·油菜菌核病菌接种后症状比较 | 第28页 |
| ·油菜菌核病菌对不同油菜品种的致病力 | 第28-30页 |
| 2 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力与产草酸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强致病力和弱致病力核盘菌产草酸的定性比较 | 第30-31页 |
| ·强致病力和弱致病力核盘菌产草酸的定量比较 | 第31-32页 |
| 3 草酸和核盘菌处理后油菜体内各种酶活变化 | 第32-34页 |
| ·多酚氧化酶( PPO )活性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·过氧化物酶 ( POD ) 活性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| ·纤维素酶的活性测定 | 第33-34页 |
| 4 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力与产果胶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强致病力和弱致病力核盘菌产果胶酶的定性比较 | 第34页 |
| ·强弱致病力差异显著核盘菌菌株 PG 活性的定量比较 | 第34-35页 |
| ·强弱致病力差异显著核盘菌菌株 PE 活性的定量比较 | 第35-37页 |
| 讨论 | 第37-40页 |
| 结论 | 第40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0页 |
| [附]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