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自然人为视角对我国法律实效现状的探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 研究动机 | 第11页 |
三、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对法律实效基本理论问题的廓清与解释 | 第12-19页 |
一、 对法律实效的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法律实效的特征 | 第13-15页 |
三、 法律实效的评价标准 | 第15-17页 |
(一) 内在标准 | 第16页 |
(二) 外在标准 | 第16-17页 |
四、 法律实效的评价方法 | 第17-19页 |
(一)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二) 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我国法律实效的现实样态 | 第19-30页 |
一、 既有研究的理论成果 | 第19-21页 |
二、 对我国法律实效现实样态的描述 | 第21-30页 |
(一) 总体分析思路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(二) 相关实证材料选择的依据 | 第22-23页 |
(三) 自然人分类的确定 | 第23-25页 |
(四) 主题分类的确定 | 第25-26页 |
(五) 相关数据的统计、概括和整理 | 第26-28页 |
(六) 以自然人为视角对我国法律实效现状的描述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影响我国法律实效现状的因素 | 第30-37页 |
一、 我国法律实效受自然人法律观念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二、 我国法律实效受自然人法律知识水平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三、 我国法律实效受法存在的现实基础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四、 我国法律实效受自然人的利益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改善我国法律实效现状的主要途径 | 第37-42页 |
一、 树立法律权威 | 第37-38页 |
二、 寻找尊重传统与借鉴西方的平衡 | 第38-40页 |
(一) 促进法律变动性,顺应时间变化的需要 | 第38-39页 |
(二) 提高法律适应性,应对空间变化的需求 | 第39-40页 |
三、 提高自然人的法律知识水平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