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基础与发展实践 | 第15-22页 |
| ·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| 第15页 |
| ·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| ·系统论 | 第15-16页 |
| ·清洁生产理论 | 第16-17页 |
| ·技术创新理论 | 第17页 |
| ·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7-19页 |
| ·国内外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| 第19-22页 |
| 第3章 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| 第22-28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| 第22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| 第22-25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25-28页 |
| 第4章 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8-38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| 第28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| 第29-31页 |
| 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| 第31-35页 |
| 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31-33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33-35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| 第35-36页 |
| ·选用的评价模型 | 第36-38页 |
| 第5章 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与对策建议 | 第38-59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纵向评价及分析 | 第38-48页 |
| ·数据的无量纲化 | 第38-39页 |
| ·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| ·低碳经济综合评价 | 第40-48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横向评价及分析 | 第48-54页 |
| ·数据的无量纲化 | 第48-49页 |
| ·中部各主要城市群低碳经济综合评价 | 第49-54页 |
| ·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| 第54-59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·总结 | 第59页 |
| ·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