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8-20页 |
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6页 |
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和基本范畴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第一章 功利主义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 | 第20-38页 |
第一节 道德生成——功利主义的源起 | 第20-24页 |
第二节 功利主义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主流思潮 | 第24-31页 |
第三节 功利主义自身的完善——穆勒对边沁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| 第31-38页 |
第二章 狄更斯《艰难时世》——反功利主义的典型 | 第38-48页 |
第一节 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描写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狄更斯批判功利主义的缘由 | 第40-43页 |
第三节 夸张与变形——现实主义的批判视角的局限性 | 第43-46页 |
第四节 狄更斯的宗教情怀和人道主义思想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萨克雷《名利场》——工商业浪潮中的经典道德批判之作 | 第48-60页 |
第一节 《名利场》:被物质化的“天路历程” | 第48-54页 |
第二节 萨克雷批判功利主义的缘由 | 第54-60页 |
第四章 夏洛蒂·勃朗特《简·爱》、《谢莉》——激进与妥协的对立平衡 | 第60-86页 |
第一节 《简·爱》与夏洛蒂·勃朗特的功利主义观 | 第60-66页 |
第二节 《谢莉》:贯穿始终的质疑基调 | 第66-73页 |
第三节 新时代的困惑——瞻前顾后的雅努斯面相 | 第73-8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86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02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