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9页 |
·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及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各向异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层析成像的研究背景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接收函数及其叠加方法 | 第21-32页 |
·接收函数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接收函数提取 | 第23-24页 |
·地壳内部转换波走时的计算 | 第24-26页 |
·Moho深度叠加和H-Kappa叠加方法 | 第26-32页 |
·时差校正 | 第26-27页 |
·深度叠加确定Moho深度 | 第27-28页 |
·H-Kappa叠加确定Moho深度和Vp/Vs比值 | 第28-32页 |
3 地震各向异性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| 第32-41页 |
·地震各向异性的成因 | 第32-34页 |
·地震各向异性的类型 | 第34-35页 |
·地震各向异性的研究方法 | 第35-39页 |
·Rayleigh面波的频散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横波分裂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接收函数Moho面Ps转换波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横波分裂与构造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| 第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4 接收函数集研究地壳各向异性 | 第41-56页 |
·接收函数生成和时差校正 | 第41-42页 |
·各向异性介质下Ps转换波的方位角变换特征 | 第42-45页 |
·单个接收函数的剪切波分裂 | 第45-46页 |
·接收函数集的剪切波分裂 | 第46-53页 |
·谐波分析Moho面Ps转换波 | 第53-56页 |
5 有限频层析成像研究上地幔构造 | 第56-74页 |
·有限频层析成像的原理 | 第56-60页 |
·地震波射线理论(Ray Theory) | 第56-57页 |
·香蕉甜甜圈理论(Banana-Doughnut Theory) | 第57-60页 |
·初始相对到时的计算 | 第60-61页 |
·台站对的选择 | 第61-66页 |
·地壳信息的校正 | 第66-68页 |
·模型参数化反演 | 第68-69页 |
·检测板分析 | 第69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6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结果分析 | 第74-104页 |
·研究区域内地震数据来源 | 第74-83页 |
·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各向异性、地壳厚度以及Vp/Vs分析 | 第83-91页 |
·地壳厚度 | 第84-85页 |
·Vp/Vs比值 | 第85-87页 |
·地壳各向异性 | 第87-91页 |
·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分析 | 第91-100页 |
·层析成像水平切片结果 | 第92-95页 |
·层析成像纵向切片结果 | 第95-100页 |
·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构造的讨论 | 第100-104页 |
7 结论及建议 | 第104-106页 |
·结论 | 第104-105页 |
·建议 | 第105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9页 |
附录 | 第119-12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22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