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与服装的同构关系探究
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动态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外历史上的建筑与服装发展 | 第12页 |
| ·建筑与服装领域的交集 | 第12-14页 |
| ·建筑学视角下的服装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服装学视角下的建筑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存在的可能性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8页 |
| 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、难点 | 第18-20页 |
| ·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9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难点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建筑与服装的初始同源 | 第20-35页 |
| ·中国的文字文化 | 第20-30页 |
| ·古代文化中建筑与服装通用文字 | 第21-23页 |
| ·古代文化中建筑与服装的词语对释 | 第23-30页 |
| ·台基与裙裾 | 第23-24页 |
| ·中阶与护裆 | 第24-25页 |
| ·东西阶与胫筒 | 第25-26页 |
| ·柱础与鞋 | 第26-27页 |
| ·横木与发簪 | 第27-28页 |
| ·旒珠与楹柱 | 第28-29页 |
| ·梁柱与服装色彩 | 第29页 |
| ·“金水河”与“天河带” | 第29-30页 |
| ·西方古代文化中的建筑与服装 | 第30-33页 |
| ·古埃及时代 | 第30-31页 |
| ·古希腊时代 | 第31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建筑与服装在近代历史中的相映 | 第35-56页 |
| ·国外各时期下的建筑与服装 | 第35-42页 |
| ·文艺复兴时期 | 第35-37页 |
| ·巴洛克时期 | 第37-38页 |
| ·洛可可时期 | 第38-39页 |
| ·新古典主义时期 | 第39-40页 |
| ·浪漫主义时期 | 第40-41页 |
| ·国外设计师对建筑与服装的结合运用 | 第41-42页 |
| ·国内代表时期的建筑与服装 | 第42-54页 |
| ·封建社会下的建筑与服装 | 第43-48页 |
| ·中轴对称 | 第43-44页 |
| ·顶上艺术 | 第44-46页 |
| ·空间艺术 | 第46-48页 |
| ·半封建社会的建筑与服装 | 第48-54页 |
| ·中西合璧文化的载体 | 第48-49页 |
| ·中西合璧建筑与婚礼服 | 第49-51页 |
| ·中西合璧建筑与旗袍 | 第51-53页 |
| ·“中体西用”文化下的建筑与服装 | 第53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四章 摩登时代下的建筑与服装 | 第56-69页 |
| ·摩登文化与科学技术 | 第56-57页 |
| ·建筑与服装的摩登进程 | 第57-67页 |
| ·摩登建筑登上舞台 | 第57-64页 |
| ·国家大剧院 | 第58-59页 |
| ·鸟巢 | 第59-60页 |
| ·水立方 | 第60-61页 |
| ·央视新台主楼 | 第61-64页 |
| ·摩登建筑与摩登服装的发展趋势 | 第64-67页 |
| ·更新观念 | 第64-65页 |
| ·多元化 | 第65-66页 |
| ·造型独特 | 第66-6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| 第五章 交融互生的建筑与服装 | 第69-83页 |
| ·学科交流 | 第69页 |
| ·建筑与服装的碰撞 | 第69-75页 |
| ·建筑空间与服装空间 | 第70-73页 |
| ·建筑空间与服装空间的异同 | 第70-71页 |
| ·色彩对空间感的改变 | 第71页 |
| ·工艺技术对空间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| ·流线在空间内的贯穿 | 第72-73页 |
| ·建筑表皮与服装表现 | 第73-75页 |
| ·新形式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 | 第73-74页 |
| ·新材料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 | 第74-75页 |
| ·新理念在建筑外表皮中的应用 | 第75页 |
| ·社会大众意识驱动下的建筑与服装 | 第75-82页 |
| ·建筑中的服装化倾向 | 第75-78页 |
| ·流行性 | 第76页 |
| ·商业化和品牌效应 | 第76-77页 |
| ·艺术性、观赏性与质量 | 第77页 |
| ·色彩 | 第77-78页 |
| ·服装中的建筑元素运用 | 第78-82页 |
| ·建筑风服装的结构美 | 第78-79页 |
| ·建筑风服装的色彩美 | 第79-80页 |
| ·建筑风服装的材料美 | 第80-81页 |
| ·建筑风服装的流行美 | 第81-8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| 第83-85页 |
| ·研究结论与创新 | 第83-84页 |
| 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84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|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9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