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3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5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的来源和特性 | 第16-18页 |
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的来源 | 第16页 |
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的特性 | 第16-18页 |
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6页 |
·预处理 | 第18-20页 |
·主体处理工艺 | 第20-23页 |
·后处理 | 第23-24页 |
·工程应用实例 | 第24-26页 |
·厌氧-好氧生物组合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| 第26-31页 |
·厌氧-好氧生物组合工艺的优势 | 第26-27页 |
·厌氧-好氧生物组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| 第27-31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1-34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1-32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32-34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4-48页 |
·实验材料与装置 | 第34-39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4页 |
·实验用废水 | 第34-35页 |
·接种污泥 | 第35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35-3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分析测试和实验方法 | 第39-48页 |
·主要常规分析项目和测试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| 第40页 |
·VFA 的测定 | 第40-41页 |
·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| 第41页 |
·FTIR 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XRD 分析 | 第42页 |
·SEM 观察 | 第42页 |
·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测定 | 第42-43页 |
·氨氮对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实验 | 第43-44页 |
·生物毒性的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最大可能计数法(MPN)测定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数量 | 第45页 |
·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| 第45-48页 |
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 | 第48-70页 |
·引言 | 第48页 |
·UASB 和 EGSB 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 | 第48-56页 |
·UASB 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效能 | 第48-51页 |
·EGSB 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效能 | 第51-55页 |
·UASB 和 EGSB 反应器处理效果的比较 | 第55-56页 |
·EGSB 反应器的甲烷产率及氨氮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EGSB 反应器的甲烷产率 | 第56-57页 |
·氨氮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EGSB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 | 第58-61页 |
·颗粒污泥组分和活性的变化 | 第58-59页 |
·颗粒污泥金属成分及形态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EGSB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学特性 | 第61-66页 |
·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相观察 | 第61-62页 |
·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| 第62-66页 |
·厌氧污泥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4章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厌氧出水的缺氧/好氧处理 | 第70-97页 |
·引言 | 第70-71页 |
·缺氧/两级好氧 MBBR 系统的运行效能 | 第71-80页 |
·MBBR 的挂膜和驯化 | 第71-73页 |
·系统对氮的去除 | 第73-78页 |
·系统对 COD 的去除 | 第78-80页 |
·缺氧/两级好氧 MBBR-MBR 系统的运行效能 | 第80-92页 |
·MBR 的启动和驯化 | 第80-81页 |
·系统对氮的去除 | 第81-87页 |
·系统对 COD 的去除 | 第87-88页 |
·微生物相分析 | 第88-92页 |
·污泥反硝化和硝化动力学研究 | 第92-95页 |
·缺氧 MBBR 中污泥的反硝化动力学 | 第93页 |
·好氧 MBBR 和 MBR 中污泥的硝化动力学 | 第93-9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第5章 组合工艺处理渗沥液的效能及有机污染物降解规律探讨 | 第97-113页 |
·引言 | 第97页 |
·EGSB-缺氧/两级好氧 MBBR-MBR 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 | 第97-101页 |
·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效果 | 第97-99页 |
·组合工艺中渗沥液生物毒性的变化 | 第99-100页 |
·组合工艺的经济成本估算 | 第100-101页 |
·组合工艺中 DOM 的降解特性及规律探讨 | 第101-111页 |
·组合工艺中 DOM 光谱特性的变化 | 第101-108页 |
·组合工艺中 DOM 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变化 | 第108-110页 |
·溶解性有机污染物降解规律探讨 | 第110-1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结论 | 第113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2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29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