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僵局救济制度之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第三章 我国公司僵局救济立法和司法现状 | 第16-29页 |
第一节 立法状况 | 第16-18页 |
一、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 | 第16-17页 |
二、公司法解释(二)的规定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司法实践 | 第18-27页 |
一、对司法解散判决条件的理解和适用 | 第18-26页 |
二、具体案情的证明作用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美国法上公司僵局的救济方法 | 第29-42页 |
第一节 非司法救济方式 | 第29-34页 |
一、股权收购协议 | 第29-30页 |
二、公司解散选择权 | 第30-31页 |
三、仲裁 | 第31-32页 |
四、调解 | 第32-33页 |
五、调解与仲裁相结合 | 第33页 |
六、其他非司法救济方式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司法救济方式 | 第34-42页 |
一、强制解散 | 第34-36页 |
二、任命临时董事 | 第36-38页 |
三、任命监管人或临时接管人 | 第38-39页 |
四、强制收购 | 第39-41页 |
五、其他救济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分析与建议 | 第42-53页 |
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内部救济 | 第42-45页 |
一、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的作用 | 第42-43页 |
二、具体条款的制定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外部救济 | 第45-53页 |
一、司法解散 | 第45-48页 |
二、强制股权收购 | 第48-50页 |
三、任命临时董事或临时管理人 | 第50-51页 |
四、仲裁 | 第51-52页 |
五、调解 | 第52页 |
六、对实践中出现的其他救济方式的分析 | 第52-5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