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--语音信号处理论文

低速语音编码算法的设计和实现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7页
   ·课题来源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·语音编码概述第8-12页
     ·语音编码分类第8-9页
     ·语音压缩编码的理论依据第9-10页
     ·特征参数及在编码中的重要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语音编码的性能评价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·低速语音编码的发展第12-15页
     ·低速语音编码的研究思路发展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低速语音编码相关研究成果第13-15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5-17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6-17页
第二章 MELP语音编码算法的分析第17-29页
   ·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·MELP 特征参数的提取第18-22页
     ·预处理第18页
     ·基音周期的计算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子带声音强度的计算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增益的计算第21页
     ·线性预测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级数幅值计算第21-22页
   ·MELP 量化编码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基音周期的量化第22页
     ·子带声音强度的量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非周期标志第23页
     ·增益的量化第23页
     ·线性预测系数的量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级数幅值的量化第24页
     ·纠错编码第24页
     ·比特分配方案第24-25页
   ·MELP 解码器原理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基音周期译码与纠错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增益的解码与抑制第26页
     ·参数插值第26页
     ·混合激励的生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语音合成第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三章 1.2KBPS语音编解码器算法设计第29-47页
   ·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甚低速语音编码的主要实现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1.2 kbps 语音编解码算法概述第30页
   ·编码器算法设计第30-40页
     ·矢量量化技术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清浊判决的处理第33页
     ·带通清浊强度的量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基音周期的量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增益的量化第35页
     ·线谱频率 LSF 的量化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幅度的量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比特分配方案第39-40页
   ·解码器算法设计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参数解码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噪声衰减第41页
     ·参数插值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混合激励的生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谱增强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语音合成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 算法的DSP实现第47-53页
   ·语音编码实现的硬件平台介绍第47-48页
   ·软件集成开发环境介绍第48-49页
   ·代码移植第49-50页
   ·代码优化第50-52页
     ·CCS 优化选项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使用内联函数优化第51页
     ·其他优化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性能测试第53-59页
   ·语音质量性能测试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·1.2kbps 编解码器算法性能第54-56页
   ·1.2kbps 编解码器算法 DSP 实现性能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·论文工作总结第59-60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方向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LTCC频扫天线的研究和设计
下一篇:WLAN下基于多跳多信道的负载均衡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