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1页 |
·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与贡献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DMR 终端直通模式误码率测试软件技术现状 | 第21-54页 |
·误码率测试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22-33页 |
·误码率测试方法与测试模型 | 第23-28页 |
·误码率测试仪设备现状 | 第28-31页 |
·误码率测试仪发展趋势 | 第31-33页 |
·误码率测试仪关键技术 | 第33-48页 |
·伪随机序列及其产生 | 第33-36页 |
·无线信道的实现技术 | 第36-38页 |
·序列同步 | 第38-41页 |
·统计置信度在误码率估计中的应用 | 第41-43页 |
·嵌入式软件关键技术 | 第43-48页 |
·DMR 标准关键技术现状 | 第48-53页 |
·DMR 的三个实现阶段 | 第48-49页 |
·DMR 协议栈 | 第49页 |
·DMR 帧结构 | 第49-52页 |
·DMR 标准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三章 DMR 终端直通模式误码率测试软件需求分析 | 第54-66页 |
·待测信令及其传输分析 | 第54-61页 |
·DMR 直通模式单呼流程 | 第54-56页 |
·待测信号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语音及信令传输模型 | 第59-61页 |
·误码率测试模型需求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误码率测试软件功能需求 | 第62-65页 |
·用户接口需求 | 第63页 |
·功能控制需求 | 第63-64页 |
·测试功能需求 | 第64-65页 |
·误码率测试仪性能指标需求 | 第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四章 DMR 终端直通模式误码率测试软件概要设计 | 第66-80页 |
·误码率测试仪硬件平台 | 第66-68页 |
·主控模块 | 第66-67页 |
·数字前端 | 第67-68页 |
·射频前端 | 第68页 |
·误码率测试软件构架 | 第68-78页 |
·用户接口层 | 第69-70页 |
·功能控制层 | 第70-72页 |
·信号处理层 | 第72-78页 |
·误码率测试软件接口定义 | 第78-79页 |
·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DMR 终端直通模式误码率测试软件详细设计 | 第80-106页 |
·误码率测试模型 | 第80-81页 |
·测试效率预估 | 第81-85页 |
·测试序列长度计算 | 第82页 |
·测试时间计算 | 第82-83页 |
·估计结果例举 | 第83-85页 |
·信号源 | 第85-90页 |
·测试序列产生 | 第85-87页 |
·测试序列发送 | 第87-88页 |
·解调序列接收 | 第88-90页 |
·信道模拟 | 第90-97页 |
·射频信号接收 | 第90-91页 |
·高斯信道模型 | 第91-93页 |
·信噪比及功率控制 | 第93-97页 |
·射频信号发送 | 第97页 |
·序列同步与误码计算 | 第97-105页 |
·帧同步 | 第98-99页 |
·移位相关运算的实现 | 第99-101页 |
·语音信号序列同步 | 第101-105页 |
·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第六章 DMR 终端直通模式误码率测试软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106-119页 |
·显控功能测量 | 第106-108页 |
·测试平台与方法 | 第106-107页 |
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·测试效率预估测量 | 第108-109页 |
·测试平台与方法 | 第108页 |
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108-109页 |
·信号源测量 | 第109-111页 |
·测试平台与方法 | 第109-110页 |
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·信道模拟测量 | 第111-114页 |
·测试平台与方法 | 第111-112页 |
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112-114页 |
·序列同步与误码率估计测量 | 第114-115页 |
·测试平台与方法 | 第114页 |
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114-115页 |
·整机测试 | 第115-118页 |
·测试平台与方法 | 第115-116页 |
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116-118页 |
·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119-120页 |
·本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| 第119页 |
·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| 第119-120页 |
致谢 | 第120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2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23-12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24-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