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给水工程(上水道工程)论文

供水安全多指标分级评价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供水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二章 供水安全基础理论第22-28页
   ·供水安全的概念第22-24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的概念与内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·供水安全的影响因素第24-26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系统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供水安全影响因素第25-26页
   ·供水不安全状态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基于系统结构的供水不安全分类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基于直观表现的供水不安全分类第27-28页
第三章 供水安全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第28-39页
   ·主导思想和构建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一般性评价指标集合第30-31页
   ·评价指标的筛选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指标筛选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指标筛选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类型与计算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·分级评价方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·指标赋权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数据标准化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分级赋分评价方法第37-39页
第四章 我国供水安全现状第39-50页
   ·我国供水的历史沿革第39-42页
     ·供水的源起与初期第39页
     ·城市供水的起源与滞缓发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增强供水能力的飞速发展阶段第40页
     ·提升供水品质的高速发展期第40-42页
   ·我国供用水基本现状第42-45页
     ·我国供水现状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我国用水现状第43-45页
   ·我国供用水变化情况第45-50页
     ·我国供水变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我国用水变化第46-50页
第五章 我国分省区供水安全现状评价第50-73页
   ·供水安全评价指标计算结果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常态保障能力评价指标计算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特殊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计算结果第51-53页
   ·我国供水常态保障能力评价结果第53-62页
     ·各指标分级与赋分结果第53-57页
     ·各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·我国供水特殊应急保障能力评价结果第62-70页
     ·各指标分级与赋分结果第62-66页
     ·各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66-70页
   ·我国供水安全现状总结第70-73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73-76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·创新点第74-75页
   ·问题与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淮河中游采煤沉陷区防洪除涝作用研究
下一篇:秦巴山区“土质地埂+石坎”梯田模式稳定方法研究与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