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城绿带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--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3-22页 |
·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指标的选取 | 第14-15页 |
·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“绿带”政策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应用与实践 | 第17-20页 |
·“绿带”政策在国外的相关实践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的、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2 绿带与多功能基本农田概述 | 第25-39页 |
·环城绿带在规划建设层面的基本问题 | 第25-31页 |
·环城绿带的内涵 | 第25页 |
·环城绿带的形态 | 第25-27页 |
·环城绿带的功能 | 第27-28页 |
·环城绿带的用地类型 | 第28页 |
·环城绿带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环城绿带的规模控制 | 第29-31页 |
·多功能基本农田概述 | 第31-35页 |
·基本农田的生产功能 | 第31页 |
·基本农田的社会保障功能 | 第31-32页 |
·基本农田的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 | 第32-33页 |
·基本农田对城区发展的阻隔功能 | 第33页 |
·基本农田的生态服务功能 | 第33-34页 |
·基本农田的景观功能 | 第34-35页 |
·环城绿带内基本农田替代大面积人工绿化带的优势 | 第35-37页 |
·我国执行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| 第35页 |
·缓解紧张的人地矛盾 | 第35-36页 |
·基本农田采用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 | 第36页 |
·以基本农田作为环城绿带,降低绿带建设和维护成本 | 第36页 |
·丰富城市郊区景观 | 第36-37页 |
·入选环城绿带内基本农田指标的选取 | 第37-39页 |
3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9-45页 |
·潜江市自然条件 | 第39-42页 |
·区位条件 | 第39-40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40-41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41-42页 |
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| 第43页 |
·土地利用特点 | 第43-45页 |
4 潜江市环城绿带中基本农田划定过程 | 第45-65页 |
·潜江市环城绿带空间布局 | 第45-50页 |
·潜江市环城绿带围合城区边界的确定 | 第45-47页 |
·潜江市环城绿带形态的选择 | 第47页 |
·潜江市环城绿带规模的确定 | 第47-50页 |
·潜江市绿带内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| 第50-55页 |
·潜江市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 | 第50-52页 |
·基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的绿带内耕地质量评价 | 第52-55页 |
·绿带内耕地连片条件评价过程 | 第55-58页 |
·连片条件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55-56页 |
·地块连片性分析过程 | 第56-58页 |
·绿带内基本农田的空间划定 | 第58-65页 |
·连片地块综合等别的计算 | 第59-60页 |
·连片地块的最小规模的确定 | 第60-61页 |
·基本农田的空间划定 | 第61-65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在校期间的科研工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