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浇楼板开角缝节点承载特性的强柱弱梁分析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框架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目的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方案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| ·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过程 | 第15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基本理论 | 第15-21页 |
| ·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及破坏形态 | 第15-17页 |
| ·框架结构节点类型与受力以及传力机构 | 第17-20页 |
| ·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要求 | 第20-21页 |
| ·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受力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楼板开角缝梁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分析 | 第23-40页 |
| ·楼板开缝加固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·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取值 | 第24-25页 |
| ·梁端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 | 第25-30页 |
| ·基本假定以及材料的本构关系 | 第25-28页 |
| ·开角缝混凝土梁的工作原理 | 第28-29页 |
| ·结构概况 | 第29-30页 |
| ·楼板对框架节点梁端受弯承载力的影响 | 第30-36页 |
| ·考虑板筋梁端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思路 | 第30-32页 |
| ·不考虑楼板梁端受弯承载力 | 第32页 |
| ·考虑楼板梁端受弯承载力 | 第32-36页 |
| ·各节点开角缝梁端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·开缝节点—角缝边长 200mm | 第37-38页 |
| ·开缝节点—角缝边长 300mm | 第38页 |
| ·开缝节点—角缝边长 400mm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4章 柱端正截面承载力及“强柱弱梁”计算分析 | 第40-49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40页 |
| ·框架柱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| 第40-43页 |
| ·中柱小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| 第40-42页 |
| ·边柱与角柱大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| 第42-43页 |
| ·各柱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结果 | 第43页 |
| ·“强柱弱梁”效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轴压比下柱端承载力计算对比 | 第44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| 第5章 楼板开角缝框架柱稳定性计算分析 | 第49-59页 |
| ·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| 第49-50页 |
| ·临界压力的计算 | 第50-54页 |
| ·基本假定与静力法原理 | 第50页 |
| ·计算公式 | 第50-54页 |
| ·楼板开角缝压杆临界压力的结果分析 | 第54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结论及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64-6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5-66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