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1-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传统知识专利法保护概述 | 第13-19页 |
·传统知识的含义与特点 | 第13-16页 |
·传统知识的含义界定:技术性传统知识 | 第13-14页 |
·传统知识的特点 | 第14-16页 |
·传统知识专利法保护的重要性 | 第16-19页 |
·防止生物剽窃 | 第16页 |
·实现社会公平 | 第16-17页 |
·促进传统知识的保存,保护生物、文化多样性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传统知识专利法防御性保护的国际比较研究 | 第19-27页 |
·传统知识专利法防御性保护的相关国际法基础 | 第19-23页 |
·生物多样性公约----传统知识保护的发动机 | 第19-21页 |
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文件 | 第21-23页 |
·传统知识专利法保护的国外立法 | 第23-27页 |
·印度 | 第23-24页 |
·秘鲁 | 第24-25页 |
·菲律宾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传统知识专利法保护的防御性模式选择 | 第27-33页 |
·传统知识与专利制度的相斥关系——专利法积极保护模式之排除 | 第27-31页 |
·与专利法中的“三性”相斥 | 第27-30页 |
·权利主体相斥 | 第30页 |
·权利期限相斥 | 第30-31页 |
·传统知识与专利制度的相容关系——专利法防御保护模式之选择 | 第31-33页 |
·专利制度的作用与传统知识保护目的具有相容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不当专利申请侵害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传统知识专利法防御性保护的制度分析及对策建议 | 第33-42页 |
·传统知识专利法防御性保护模式之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来源地披露制度 | 第33-34页 |
·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| 第34-35页 |
·惠益分享制度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库 | 第36-37页 |
·对我国传统知识专利法防御性保护之法律建议 | 第37-42页 |
·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,并引入来源地披露制度 | 第38-39页 |
·引入事先知情同意制度与惠益分享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传统知识保护基金与传统知识民间保护组织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