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摩擦偶合器设计与有限元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5-17页 |
2 新型摩擦偶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| 第17-31页 |
·新型摩擦偶合器的工作原理设计 | 第17-19页 |
·偶合器输入轴的设计 | 第19-22页 |
·主动级摩擦方案和结构设计 | 第22-26页 |
·反馈级摩擦方案和结构设计 | 第26-29页 |
·摩擦偶合器壳体的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摩擦偶合器起动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| 第31-37页 |
·摩擦偶合器带载起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3页 |
·摩擦偶合器带载起动过程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摩擦偶合器软起动精确动力微分方程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新型摩擦偶合器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7-59页 |
·有限元方法介绍 | 第37-41页 |
·有限元相关软件简介 | 第41-42页 |
·输入轴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5页 |
·输入轴单元的划分与材料属性的设置 | 第45-50页 |
·边界条件与荷载的加载 | 第50-52页 |
·导入ANSYS进行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其他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5. 新型摩擦偶合器输入轴的结构模态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结构动力学简介 | 第59页 |
·结构的模态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输入轴的模态分析 | 第60-63页 |
·模态结果分析 | 第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6 新型摩擦偶合器输入轴的优化设计 | 第64-76页 |
·OptiStruct优化设计概述 | 第64-70页 |
·输入轴的拓扑优化分析 | 第70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