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禁忌生态意蕴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一、 导论 | 第10-20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2. 选题意义 | 第11-14页 |
(1)蒙古族禁忌中生态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(2)蒙古族禁忌中生态思想研究的实践价值 | 第12-14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 从哲学角度对生态学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(1)研究新特点 | 第14-15页 |
(2)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 古代蒙古族生态观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(三)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(四) 研究的基本思路 | 第18页 |
(五)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1. 创新点 | 第18页 |
2.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8-20页 |
二、 禁忌的含义及由来 | 第20-21页 |
三、 蒙古族禁忌中的生态思想及体现 | 第21-30页 |
(一) 水资源保护禁忌 | 第21-22页 |
(二) 动物保护禁忌 | 第22-23页 |
(三) 草原保护禁忌 | 第23-25页 |
(四) 山林树木保护禁忌 | 第25-26页 |
(五) 食物资源节约禁忌 | 第26-30页 |
1. 与过路人同食 | 第26-27页 |
2. 不流血式杀牲 | 第27-30页 |
四、 蒙古族禁忌中的生态思想的成因 | 第30-38页 |
(一) 蒙古族禁忌的生态思想形成物质层面解读 | 第30-35页 |
1. 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 | 第30页 |
2. 蒙古民族的生产、生活方式 | 第30-35页 |
(1)对草场的管理 | 第32-33页 |
(2)对牲畜的管理 | 第33-34页 |
(3)对狩猎资源的使用 | 第34-35页 |
(二) 蒙古族禁忌的生态思想形成的精神层面原因 | 第35-38页 |
1. 对生命的认知 | 第35-36页 |
2. 对生命的坚定信仰 | 第36-37页 |
3. 对自然的崇拜 | 第37-38页 |
五、 蒙古族禁忌中的生态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| 第38-44页 |
(一) 蒙古族禁忌中生态思想的合理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1. 价值合理性 | 第38-40页 |
2. 工具合理性 | 第40-41页 |
(二) 蒙古族禁忌中生态思想的历史意义 | 第41-42页 |
(三) 蒙古族禁忌中生态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| 第42-44页 |
总结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