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区域概况 | 第19-24页 |
| ·地质地貌 | 第19-20页 |
| ·气象状况 | 第20-21页 |
| ·海岸沉积动力条件 | 第21-24页 |
| ·潮汐 | 第21页 |
| ·潮流 | 第21页 |
| ·余流 | 第21页 |
| ·波浪 | 第21-22页 |
| ·入海河流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莱州湾西-南部海岸地貌演变 | 第24-38页 |
| ·数据源 | 第24页 |
| ·Landsat 遥感影像特征 | 第24-26页 |
| ·概况 | 第24-25页 |
| ·MSS 影像及其波段光谱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·TM(ETM+)影像及其波段光谱特征 | 第26页 |
| ·数据预处理 | 第26-27页 |
| ·地形信息提取与处理 | 第27-28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28-38页 |
| ·海岸线和等深线的演变 | 第28-30页 |
| ·海岸线的演变 | 第28-30页 |
| ·等深线的演变 | 第30页 |
| ·不同地貌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 | 第30-32页 |
| ·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| 第32-34页 |
| ·地貌类型的空间转换 | 第34-35页 |
| ·地貌冲淤状态演变 | 第35-38页 |
| ·海岸横剖面 | 第35-36页 |
| ·地貌冲於分布 | 第36-38页 |
| 第四章 潮流动力演变 | 第38-46页 |
| ·水动力模型的构建 | 第38-40页 |
| ·计算原理 | 第38-39页 |
| ·地形、水位数据 | 第39-40页 |
| ·模型的验证和参数率定 | 第40页 |
| ·结果和讨论 | 第40-46页 |
| ·潮流场及其演变 | 第40-42页 |
| ·高流速带及其演变 | 第42-44页 |
| ·潮流剪切锋及其演变 | 第44-46页 |
| 第五章 讨论 | 第46-50页 |
| ·最近 50 年来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演变的区域差异性 | 第46-47页 |
| ·最近 50 年来莱州湾西南部海岸沉积动力体系 | 第47-50页 |
| ·1958~1976 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沉积动力体系 | 第47-48页 |
| ·1976 年以来的莱州湾西南部海岸沉积动力体系 | 第48-5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