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·恢复生态学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生物多样性理论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3-29页 |
·自然环境概况 | 第23-26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23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3页 |
·气候条件 | 第23-24页 |
·水文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土壤状况 | 第25页 |
·植被状况 | 第25-26页 |
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6-27页 |
·复垦区域概况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研究方法 | 第29-40页 |
·野外实地调查 | 第29-34页 |
·样地设置 | 第29-32页 |
·调查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调查内容 | 第34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4-40页 |
·物种重要值 | 第35-37页 |
·Margalef 指数 | 第37页 |
·Simpson 优势度指数 | 第37-38页 |
·Shannon-Weiner 多样性指数 | 第38-39页 |
·Pielou 均匀度指数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矿区复垦地草本植物组成分析 | 第40-50页 |
·矿区复垦地草本植物科属构成 | 第40-43页 |
·矿区复垦地草本植物区系组成 | 第43-48页 |
·矿区复垦地草本植物生活型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6章 不同复垦模式下草本群落多样性研究 | 第50-69页 |
·草本植物物种分科特征 | 第50-51页 |
·草本植物重要值分析 | 第51-59页 |
·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| 第59-63页 |
·Margalef 指数 | 第59-60页 |
·Simpson 指数 | 第60-61页 |
·Shannon-Weiner 指数 | 第61-62页 |
·Pielou 指数 | 第62-63页 |
·植物群落动态分析---以 SⅠ样地为例 | 第63-67页 |
·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特征 | 第63-64页 |
·植物群落亚优势种更替 | 第64-66页 |
·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7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69-72页 |
·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讨论与不足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附录 1 植物群落调查表 | 第79-80页 |
附录 2 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植物调查名录 | 第80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