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| 第14-18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内容及基本框架图 | 第15-18页 |
·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企业税负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| 第19-25页 |
·企业税负的分析计算方法 | 第19页 |
·企业税负的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 | 第19-25页 |
·国外文献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文献 | 第21-25页 |
第3章 企业直接税税负的指标设计 | 第25-32页 |
·以直接法计算企业税负 | 第25-29页 |
·部分概念和假设的说明 | 第26-28页 |
·以直接法计算企业利润,分析企业税负 | 第28-29页 |
·以间接法设计企业直接税税负计算公式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企业直接税税负水平的实证分析Ⅰ——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研究 | 第32-44页 |
·数据选取 | 第32-3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2页 |
·企业直接税税负计算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企业直接税税负的统计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企业直接税税收负担(EDTRs)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34-39页 |
·企业直接税税负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模型的设定与结果预测 | 第37-39页 |
·方程回归结果及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方程回归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行业及区域对所得税税收负担的回归分析 | 第41-44页 |
第5章 企业直接税税负的实证分析Ⅱ——基于山东省企业调查的再分析 | 第44-51页 |
·企业抽样及企业直接税税收负担计算 | 第44-47页 |
·企业抽样 | 第44-45页 |
·企业直接税税负计算 | 第45-47页 |
·统计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我国企业直接税税负构成及国际比较 | 第49-5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1-55页 |
·降低企业人工缴费费率水平 | 第51-52页 |
·投入主体多元化 | 第52页 |
·计费方式、标准多样化 | 第52页 |
·强化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 | 第52-53页 |
·完善涉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| 第53页 |
·深化第三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| 第53页 |
·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| 第53页 |
·减少事业性收费,构建地方政府收入体系 | 第53-55页 |
·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进行"分流"管理 | 第53-54页 |
·建立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的管理体系 | 第54页 |
·构建地方政府收入体系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