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22页 |
·三嗪类除草剂阿特拉津的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阿特拉津的使用范围及基本理化性质 | 第13页 |
·阿特拉津主要污染特性 | 第13-15页 |
·阿特拉津降解的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阿特拉津的非生物降解 | 第15页 |
·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 | 第15-17页 |
·固定化酶技术使用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的酶固定化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固定化酶的应用情况 | 第18页 |
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| 第18-20页 |
·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| 第18-19页 |
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微生物学指标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6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2-24页 |
·试验所用阿特拉津降解菌 | 第22页 |
·试验所用的药品与试剂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 | 第23页 |
·培养液组成 | 第23-24页 |
·阿特拉津的提取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液体中阿特拉津的提取方法 | 第24页 |
·土壤中阿特拉津的提取方法 | 第24页 |
·阿特拉津的气相色谱测定条件 | 第24页 |
·溶液中阿特拉津浓度的计算 | 第24-25页 |
·土壤中阿特拉津浓度的计算 | 第25页 |
·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可溶性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5-26页 |
·待测溶液中可溶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的定位及诱导性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胞内酶的提取 | 第26页 |
·胞外酶的提取 | 第26页 |
·降解酶的定位 | 第26页 |
·降解酶诱导性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基本降解特性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 | 第27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酶促反应最适 pH 值 | 第27页 |
·最适合条件下降解酶降解阿特拉津的动力学研究 | 第27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热稳定性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酸碱稳定性研究 | 第28页 |
·金属离子对菌株 DNS10 降解酶降解能力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的固定化方法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包埋剂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影响固定化效果的主要因素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·固定化酶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固定化酶活力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 | 第29-30页 |
·菌株 DNS10 固定化酶的物理特性及降解特性研究 | 第30-32页 |
·固定化酶的物理特性研究 | 第30页 |
·固定化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 | 第30页 |
·固定化酶酶促反应最适 pH 值 | 第30-31页 |
·最适合条件下固定化酶降解阿特拉津的动力学研究 | 第31页 |
·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| 第31页 |
·固定化酶的酸碱稳定性研究 | 第31页 |
·固定化酶重复利用性研究 | 第31页 |
·固定化降解酶贮存稳定性研究 | 第31-32页 |
·固定化酶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的生态安全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试验所用的土壤 | 第32页 |
·固定化酶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模拟修复 | 第32-33页 |
·固定化酶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生态安全分析 | 第33-3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60页 |
·可溶性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6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基本特性研究 | 第36-41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定位 | 第36-37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的诱导性研究 | 第37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最适反应 pH 值的确定 | 第38页 |
·典型金属离子对菌株 DNS10 降解酶降解能力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最适合条件下菌株 DNS10 降解酶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| 第40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酸碱稳定性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菌株 DNS10 降解酶的固定化方法研究 | 第41-47页 |
·影响菌株 DNS10 降解酶固定化效果的典型因素的筛选 | 第41-43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菌株 DNS10 降解酶的固定化条件研究 | 第43-45页 |
·响应面分析图 | 第45-47页 |
·菌株 DNS10 固定化酶的基本特性 | 第47-52页 |
·固定化酶的粒径及机械强度 | 第47-48页 |
·固定化酶最适酶促反应温度的确定 | 第48页 |
·固定化酶最适酶促反应 pH 值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·最适合条件下固定化酶降解阿特拉津的动力学研究 | 第49-50页 |
·固定化酶的酸碱稳定性研究 | 第50页 |
·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| 第50-51页 |
·固定化酶重复利用性能研究 | 第51-52页 |
·两种形态酶的贮存稳定性 | 第52页 |
·固定化酶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修复 | 第52-53页 |
·固定化酶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生态安全分析 | 第53-60页 |
·土壤微生物量碳测定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测定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土壤细菌多样性测定结果 | 第55-60页 |
4 讨论 | 第60-63页 |
·阿特拉津降解酶及其固定化研究 | 第60-61页 |
·阿特拉津污染生物修复及修复技术生态安全性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| 第61页 |
·固定化降解酶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生态安全性分析 | 第61-63页 |
5 结论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