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城市新行政中心区空间布局研究--以山东省九设区城市为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对象及目的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| 第14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| ·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研究综述 | 第18-35页 |
| ·城市新行政中心区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3页 |
| ·城市行政中心的发展历程 | 第18-21页 |
| ·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| ·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| 第23-26页 |
| ·城市空间布局概述 | 第23-25页 |
| ·相关研究 | 第25-26页 |
| ·影响新行政中心区空间布局的相关基础理论 | 第26-34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宏观区位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| 第29-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章 新行政中心区总体空间布局研究 | 第35-69页 |
| ·山东省九设区城市新行政中心现状概述 | 第35-37页 |
| ·用地功能类型研究 | 第37-39页 |
| ·用地功能构成研究 | 第39-54页 |
| ·地块建筑高度 | 第54-57页 |
| ·街区规模研究 | 第57-67页 |
| ·小结 | 第67-69页 |
| 第四章 新行政中心区主要功能用地布局研究 | 第69-81页 |
| ·空间布局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69-73页 |
| ·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的借鉴 | 第69页 |
| ·GIS分析工具的使用 | 第69-71页 |
| ·主要指标选择 | 第71-73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主要功能用地布局分析 | 第73-79页 |
| ·公共服务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| 第73-74页 |
| ·商业服务业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| 第74-77页 |
| ·开敞空间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| 第77-79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的景观分析 | 第79页 |
| ·小结 | 第79-8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4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空间布局研究总结 | 第81-83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总体空间布局特征 | 第81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主要功能用地布局特点 | 第81-82页 |
| ·新行政中心区空间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| 第82-83页 |
| 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83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| 插图目录 | 第87-89页 |
| 表格目录 | 第89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