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“留守儿童”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1 导论 | 第14-23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·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“留守儿童”问题的提出 | 第23-36页 |
·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23-25页 |
·留守儿童 | 第23-24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 | 第24-25页 |
·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| 第25-31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及规模状况 | 第25-26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 | 第26-27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类型及其影响 | 第27-30页 |
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状况 | 第30-31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| 第31-36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照顾 | 第31-32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缺少保护 | 第32-33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亲情 | 第33-34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指导 | 第34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怀 | 第34-36页 |
3 国内外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出的尝试 | 第36-45页 |
·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做出的努力 | 第36-39页 |
·二十世纪末期我国政府做出的努力 | 第36页 |
·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政府做出的努力 | 第36-38页 |
·近年来我国政府做出的努力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相关经验 | 第39-45页 |
·德国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 | 第39-41页 |
·英国的监护制度 | 第41-42页 |
·美国的监护制度 | 第42-45页 |
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45-58页 |
·社会体制和公共政策的不完善 | 第45-49页 |
·城乡二元体系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障碍 | 第45-47页 |
·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| 第47-48页 |
·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| 第48-49页 |
·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| 第49-52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教育的缺失 | 第49-50页 |
·监护人的监管存在弊端 | 第50-52页 |
·农村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 | 第52-58页 |
·农村不良社会风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网吧等娱乐场所的危害 | 第55-58页 |
5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| 第58-78页 |
·发挥政府职能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 | 第58-66页 |
·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| 第58-59页 |
·发展农村本地经济,提高农民收入 | 第59-62页 |
·加快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 | 第62-63页 |
·完善留守儿童法律监护制度 | 第63-66页 |
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校层面的对策 | 第66-73页 |
·降低城市学校入学门槛 | 第66-67页 |
·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| 第67-69页 |
·增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 | 第69-70页 |
·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| 第70-73页 |
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层面的对策 | 第73-75页 |
·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| 第73-74页 |
·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 | 第74-75页 |
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层面的对策 | 第75-78页 |
·社会各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 | 第75-76页 |
·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分类统计和管理 | 第76页 |
·加强正面宣传农村留守儿童的力度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结束语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