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引言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两种教育体制下的发展历程 | 第7-19页 |
| ·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辛亥革命前以师承为主的 “程式化”发展 | 第7-13页 |
| 原始社会人物画初现雏形 | 第8页 |
| 魏晋时期工笔人物画的长足发展 | 第8-10页 |
| 隋唐五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空前繁荣 | 第10-13页 |
| 工笔人物画在明清走向没落 | 第13页 |
| ·逐渐向学院化转变的近现代中国工笔人物画 | 第13-16页 |
| ·当代学院下的中国工笔人物画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导致不同教育体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| 第19-22页 |
| 第三章 两种教育模式下的工笔人物画比较 | 第22-34页 |
| ·学习途径的不同 | 第22-24页 |
| ·表现题材的不同 | 第24-29页 |
| ·表现技法的不同 | 第29-32页 |
| ·形成的艺术面貌和风格 | 第32-34页 |
| 第四章 文化交融与传承中的工笔人物画 | 第34-40页 |
| ·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| 第34-36页 |
| ·继承传统,持续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 | 第36-40页 |
| 总结 | 第40-41页 |
| 致谢 | 第41页 |
| 注释 | 第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
| 网络文献参考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