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观的诉合并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引言 | 第7-13页 |
| 第一章 客观的诉合并的界定和设置机理 | 第13-23页 |
| 第一节 客观的诉合并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| 一、诉的要素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诉的合并 | 第14页 |
| 三、诉讼标的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节 客观的诉合并的形态 | 第15-19页 |
| 一、单纯合并 | 第16页 |
| 二、竞合合并 | 第16-17页 |
| 三、预备合并 | 第17-18页 |
| 四、选择合并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节 客观的诉合并的设置机理 | 第19-23页 |
| 第二章 客观的诉合并的立法现状及实践难题 | 第23-27页 |
| 第一节 客观的诉合并的立法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节 客观的诉合并的实践难题 | 第24-27页 |
| 一、客观的诉合并使用率极低 | 第24-25页 |
| 二、客观的诉合并适法性仍存在争议 | 第25页 |
| 三、客观的诉合并适用条件和范围不明 | 第25页 |
| 四、客观的诉合并适用程序混乱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完善我国客观的诉合并的构想 | 第27-39页 |
| 第一节 明确客观的诉合并的适法性 | 第27-31页 |
| 一、单纯合并的适法性 | 第27页 |
| 二、竞合合并的适法性 | 第27-28页 |
| 三、预备合并的适法性 | 第28-30页 |
| 四、选择合并的适法性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节 科学规范客观的诉合并的条件 | 第31页 |
| 第三节 对客观的诉合并程序予以规范 | 第31-39页 |
| 一、对单纯合并程序予以规范 | 第31-33页 |
| 二、对竞合合并程序予以规范 | 第33-34页 |
| 三、对预备合并程序予以规范 | 第34-39页 |
| 结语 | 第39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| 后记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