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继畲近代民族思想论析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导论 | 第12-22页 |
(一) 本选题研究前史 | 第12-18页 |
(二) 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8-20页 |
(三) 本选题基本思路 | 第20-22页 |
一、徐继畲的传统夷夏观念及其成因 | 第22-31页 |
(一) 徐继畲夷夏观念形成的条件 | 第22-27页 |
1、文化环境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、家庭教育背景 | 第24-26页 |
3、个人的从学经历 | 第26-27页 |
(二) 徐继畲的传统夷夏观念 | 第27-31页 |
1、民族融合观 | 第28页 |
2、民族友好观 | 第28-29页 |
3、对于域外之民族 | 第29-31页 |
二、徐继畲近代民族思想的形成 | 第31-47页 |
(一) 鸦片战争的重大影响 | 第31-39页 |
1、徐继畲在鸦片战争中的经历 | 第31-33页 |
2、洋枪大炮下重新审视西方 | 第33-39页 |
(二) 从接触西人到认识世界 | 第39-47页 |
1、与西方人士接触 | 第39-43页 |
2、撰写《瀛环志略》 | 第43-47页 |
三、徐继畲近代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47-59页 |
(一) 视中国与他国地位平等 | 第47-49页 |
(二) 对外国称谓的改变 | 第49-50页 |
(三) 介绍西方文明 | 第50-57页 |
1、介绍西方的物质文明 | 第50-52页 |
2、介绍西方的文化及教育 | 第52-54页 |
3、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| 第54-57页 |
(四) 宣扬民族自强 | 第57-59页 |
四、徐继畲近代民族思想的实践 | 第59-67页 |
(一) 坚决反抗侵略,维护民族利益 | 第59-61页 |
(二) 不偏不倚地处理中外民事纠纷 | 第61-62页 |
1、英人欺负民人事件 | 第61-62页 |
2、民人误伤外人事件 | 第62页 |
3、中外命案 | 第62页 |
(三) 按照条约稳妥地进行外交活动 | 第62-65页 |
(四) 积极改革同文馆 | 第65-67页 |
五、徐继畲近代民族思想的影响 | 第67-71页 |
(一) 《瀛环志略》与《海国图志》的比较 | 第67-70页 |
(二) 徐继畲近代民族思想的影响与局限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