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·我国天然气矿场加工处理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超声速旋流分离器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| ·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4-15页 |
| ·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5页 |
| ·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技术的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超声速旋流分离器结构设计 | 第18-42页 |
| ·喷管段结构设计 | 第18-31页 |
| ·稳定段设计 | 第19-20页 |
| ·收缩段设计 | 第20-22页 |
| ·扩张段设计 | 第22-27页 |
| ·喷管边界层修正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际工况下喷管段设计方案 | 第28-31页 |
| ·超声速翼段结构设计 | 第31-33页 |
| ·超声速翼设计简介 | 第31-32页 |
| ·轴流叶轮叶片翼型设计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实际工况下超声速翼段设计方案 | 第33页 |
| ·扩压器段结构设计 | 第33-41页 |
| ·扩压器性能 | 第33-36页 |
| ·设计方法 | 第36-40页 |
| ·实际工况下扩压器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3章 超声速旋流分离器结构设计优选 | 第42-95页 |
| ·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| 第42-46页 |
| ·可压缩流场描述及简化假设 | 第42页 |
| ·数学模型建立 | 第42-46页 |
| ·喷管设计方法研究 | 第46-70页 |
| ·喷管收缩段设计研究 | 第46-59页 |
| ·喷管扩张段设计研究 | 第59-67页 |
| ·喷管边界层修正 | 第67-69页 |
| ·喷管气流特性数值模拟 | 第69-70页 |
| ·超声速翼段设计研究 | 第70-88页 |
| ·超声速翼型设计研究 | 第71-78页 |
| ·超声速翼段结构设计 | 第78-79页 |
| ·超声速翼段数值模拟 | 第79-84页 |
| ·不同工作工况下超声速翼段适应性数值模拟 | 第84-88页 |
| ·超声速扩压段设计研究 | 第88-93页 |
| ·超声速扩压器内流体流动特性 | 第89-92页 |
| ·超声速扩压器性能 | 第92-93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| 第4章 超声速混合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| 第95-106页 |
| ·多相流模型介绍 | 第95-96页 |
| ·混合气流场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96-98页 |
| ·气相场计算 | 第96-97页 |
| ·离散相计算模型 | 第97-98页 |
| ·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| 第98-104页 |
| ·分散相轨迹的模拟 | 第98-99页 |
| ·液滴分离效率 | 第99-102页 |
| ·液相颗粒滞留时间 | 第102-103页 |
| ·气液分离机理分析 | 第103-104页 |
| ·干燥及露点降性能 | 第104-105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| 第5章 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 | 第106-113页 |
| ·流体物性与流动特性 | 第106-107页 |
| ·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性能影响分析 | 第107-111页 |
| ·总压损失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| ·升压比分析 | 第108-109页 |
| ·入口、出口压力自适应范围 | 第109页 |
| ·流量适应范围 | 第109-110页 |
| ·升压比对翼段出口旋流能力的影响 | 第110-111页 |
| ·升压比对激波位置的影响 | 第111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| 第6章 全文结论 | 第113-115页 |
| 符号表 | 第115-11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6-118页 |
| 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