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明代哲学(1368~1644年)论文--其他论文

无善无恶:管志道与顾宪成之论辩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1章 引言第7-13页
   ·选题及研究意义第7-9页
   ·文献依据与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·研究的进路与目的第11-13页
第2章 无善无恶与论性传统第13-30页
   ·顾宪成的质疑第13-17页
     ·与儒者异第13-16页
     ·与告子同第16-17页
   ·管志道的回应第17-30页
     ·性善欠稳第17-22页
     ·至善无恶第22-26页
     ·合于传统第26-30页
第3章 无善无恶与工夫第30-41页
   ·本体与工夫第30-33页
     ·顾宪成的质疑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管志道的回应第31-33页
   ·两种接人法门第33-36页
     ·顾宪成的质疑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管志道的回应第34-36页
   ·人病抑或法病第36-41页
     ·管志道之主张第36-38页
     ·顾宪成的质疑第38-41页
第4章 无善无恶与经传诠释第41-56页
   ·无善无恶与《太极图说》:太极无极之辩第41-48页
     ·太极与无极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穷性之原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质疑与回应第43-48页
   ·无善无恶与《周易》:乾元统天之辩第48-52页
     ·乾元即太极第48-50页
     ·质疑与回应第50-52页
   ·无善无恶与《中庸》:未发之中之辩第52-56页
     ·未发之中第52页
     ·于未发之中见性之原第52-54页
     ·质疑与回应第54-56页
第5章 无善无恶与儒释之辨第56-65页
   ·援佛入儒抑或自家宝藏?第56-57页
   ·管志道与顾宪成之儒释观第57-65页
     ·顾宪成之主张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管志道之主张第59-65页
第6章 比较与评价第65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致谢第74-76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呂留良的政治思想
下一篇:论蒂利希“存在的勇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