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9页 |
一、源氏集团称霸武家社会与镰仓幕府的建立 | 第9-13页 |
1、源氏集团称霸武家社会 | 第9-12页 |
(1) 武士与“武士团”的形成 | 第9-10页 |
(2) 源平两氏的崛起 | 第10-11页 |
(3) 称霸武家社会 | 第11-12页 |
2、镰仓幕府的建立 | 第12-13页 |
(1) 第一阶段:建立镰仓根据地 | 第12页 |
(2) 第二阶段:击败平氏,掌控全国 | 第12-13页 |
(3) 第三阶段:创建镰仓幕府 | 第13页 |
二、镰仓幕府的政权建设 | 第13-17页 |
1、政权机构的完备 | 第13-14页 |
(1) 中央机构的完备 | 第13-14页 |
(2) 地方机构的设置 | 第14页 |
2、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| 第14-15页 |
(1) 经济基础的形成 | 第14-15页 |
(2) 经济基础的巩固 | 第15页 |
3、阶级基础一“御家人”制度 | 第15-16页 |
4、武士法的颁布一《贞永式目》 | 第16-17页 |
5、“神佛”思想在幕府社会上层的确立 | 第17页 |
三、镰仓幕府灭亡的原因剖析 | 第17-20页 |
1、“御家人制度”的瓦解 | 第17-18页 |
(1) 社会因素 | 第17-18页 |
(2) 经济因素 | 第18页 |
2、镰仓幕府统治者决策的失误 | 第18-19页 |
(1) 元日关系处理不当及对战后胜利原因的错误总结 | 第18-19页 |
(2) 幕府颁布了不合时宜的“政德令” | 第19页 |
3、“恶党”的威胁 | 第19页 |
4、农民起义的反对 | 第19-20页 |
5、北条时宗专权 | 第20页 |
6、京都朝廷势力带动的反幕运动 | 第20页 |
四、镰仓幕府的历史地位 | 第20-29页 |
1、“二元”政体的形成 | 第21-22页 |
(1) 镰仓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| 第21页 |
(2) 两种政权相互依赖 | 第21-22页 |
(3) “将军”或“执权”掌握全国的政治实权 | 第22页 |
2、武士阶级道德准则—“武士道”的确立 | 第22-25页 |
(1) 产生过程 | 第23页 |
(2) 思想渊源 | 第23-24页 |
(3) 主要特征 | 第24-25页 |
(4) 影响 | 第25页 |
3、“家族政治”在幕府社会形成 | 第25-27页 |
(1) 成因分析 | 第26页 |
(2) 特征 | 第26页 |
(3) 影响 | 第26-27页 |
4、创建“幕府体制” | 第27-29页 |
(1) 政治方面 | 第27-28页 |
(2) 经济方面 | 第28页 |
(3) 军事方面 | 第28-29页 |
五、镰仓幕府之我见 | 第29-33页 |
1、“国体”方面 | 第29-30页 |
(1)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| 第29页 |
(2)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关系的维系 | 第29-30页 |
(3) 镰仓幕府的性质 | 第30页 |
2、政体 | 第30-31页 |
3、政治统治思想 | 第31-33页 |
(1) 佛教 | 第31-32页 |
(2) 神道教 | 第32-33页 |
六、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