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度弱化界面模型与非连续变形分析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目次 | 第8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引言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界面强度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| ·界面强度模型的验证和改进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8页 |
| 2 DDA数值分析方法及其改进 | 第18-34页 |
| ·DDA基本理论 | 第18-22页 |
| ·块体变形和位移 | 第18-20页 |
| ·平衡方程 | 第20页 |
| ·块体接触理论 | 第20-22页 |
| ·原DDA处理界面粘聚力的不准确性 | 第22-26页 |
| ·粘聚力处理不准确的现象 | 第22-24页 |
| ·原因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DDA界面强度模型的改进 | 第26-32页 |
| ·强度弱化界面模型及其实现 | 第26-30页 |
| ·改进模型的验证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| 3 采用改进的DDA模拟滑坡的渐进破坏 | 第34-50页 |
| ·强度弱化土体的滑坡 | 第34-41页 |
| ·岩质边坡稳定分析:Vaiont滑坡 | 第41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4 采用改进的DDA分析钱塘江古海塘结构的稳定性 | 第50-116页 |
| ·古海塘建模的几何结构选型 | 第50-55页 |
| ·筑塘材料的物理性质参数 | 第55-63页 |
| ·筑塘石料 | 第55-56页 |
| ·基桩木材 | 第56-58页 |
| ·糯米灰浆 | 第58-59页 |
| ·塘周土的物理性质 | 第59-63页 |
| ·现存古海塘的缺陷和DDA分析的工况 | 第63-65页 |
| ·DDA中的土体离散 | 第65-77页 |
| ·土的离散方式 | 第66-69页 |
| ·DDA验证 | 第69-77页 |
| ·古海塘DDA建模 | 第77-82页 |
| ·DDA分析结果 | 第82-113页 |
| ·自重作用下的结果 | 第82-85页 |
| ·折减条石与木桩之间的界面强度 | 第85-88页 |
| ·折减条石间糯米灰浆的界面强度 | 第88-93页 |
| ·折减土体的抗剪强度 | 第93-101页 |
| ·护坦下沉或塘前刷深 | 第101-106页 |
| ·塘身临江侧条石的缺失 | 第106-11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6页 |
| 5 结论 | 第116-11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8-124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