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标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、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、创新点与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、历程及最新理论成果 | 第14-24页 |
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| 第14-16页 |
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| 第16-19页 |
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| 第19-24页 |
第三章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| 第24-27页 |
·推进素质教育,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必要条件 | 第24页 |
·实践“三个代表”和科学发展观,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| 第24-25页 |
·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,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| 第25页 |
·构建和谐社会,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历史使命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2页 |
·教学存在“灌输”倾向 | 第27-28页 |
·教学思想简单与教学方法过时 | 第28-30页 |
·大学生的孤独与焦虑 | 第30页 |
·对大学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| 第30-32页 |
第五章 寻找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更好的载体 | 第32-43页 |
·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| 第32-35页 |
·突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| 第35-37页 |
·提升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强度 | 第37-38页 |
·优化网络新媒体的引导方向 | 第38-42页 |
·充分利用手机载体 | 第42-43页 |
第六章 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原则与方法 | 第43-47页 |
·加强和改进“思想政治理论课”教学,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,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氛围 | 第45-46页 |
·回到马克思,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| 第46页 |
·多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