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·引言 | 第10页 |
| ·现有桥梁的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内现有桥梁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外既有桥梁的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旧桥评估概述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内现有桥梁评估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外旧桥梁检测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桥梁承载力的评定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基于病害调查的经验评定方法 | 第15页 |
| ·考虑双非线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荷载试验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综合分析法 | 第17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现有桥梁的主要病害机理分析 | 第19-26页 |
| ·引言 | 第19页 |
| ·混凝土碳化 | 第19-20页 |
| ·混凝土碳化机理 | 第19页 |
| ·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钢筋锈蚀 | 第20-22页 |
| ·钢筋锈蚀机理 | 第20-21页 |
| ·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钢筋锈蚀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22页 |
| ·裂缝分析 | 第22-25页 |
| ·结构性裂缝 | 第23-24页 |
| ·非结构性裂缝 | 第24-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桥梁的现场检测 | 第26-32页 |
| ·引言 | 第26页 |
| ·桥梁检查项目 | 第26-28页 |
| ·现有桥梁的荷载试验 | 第28-31页 |
| ·荷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8-29页 |
| ·静力荷载试验 | 第29-30页 |
| ·动力荷载试验 | 第30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4章 桥梁承载力的现状评定 | 第32-44页 |
| ·引言 | 第32页 |
| ·基于病害调查的经验评定法 | 第32-38页 |
| ·主要检查项目 | 第32-35页 |
| ·桥梁状况评定 | 第35-38页 |
| ·荷载试验的评定方法 | 第38-43页 |
| ·动载实验 | 第39-40页 |
| ·静载实验 | 第40-42页 |
| ·桥梁承载力评定 | 第42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5章 基于多座桥梁检测数据的萧山城区桥梁病害相关因素分析 | 第44-58页 |
| ·引言 | 第44页 |
| ·桥梁病害状况统计 | 第44-47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桥梁病害相关因素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的简介 | 第47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 | 第47-49页 |
| ·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萧山城区桥梁病害因素分析 | 第49-56页 |
| ·模型假设 | 第49-50页 |
| ·模型建立及求解 | 第50-56页 |
| ·对萧山城区其它桥梁检测方案的建议 | 第56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6章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桥梁承载力评价实例 | 第58-69页 |
| ·引言 | 第58页 |
| ·计算模型 | 第58-59页 |
| ·各工况的计算图示 | 第59-63页 |
| ·静载试验结果 | 第63-67页 |
| ·裂缝观测 | 第63-64页 |
| ·挠度观测结果 | 第64-66页 |
| ·应变观测结果 | 第66-67页 |
| ·静载试验结论与安全管理建议 | 第67-68页 |
| ·静载试验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·安全管理建议 | 第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·展望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