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自由度高频减振镗杆的设计与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外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薄壁件切削振动 | 第14-15页 |
| ·减振镗杆的受力状态 | 第15-16页 |
| ·振动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| ·振动产生的机理 | 第16-17页 |
| ·振动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 | 第17-18页 |
| ·两自由度振动系统物理学模型 | 第18-19页 |
| ·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物理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第2章 减振镗杆的拓扑优化 | 第22-31页 |
| ·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| 第22页 |
| ·拓扑优化的简介 | 第22-25页 |
| ·拓扑优化概况及发展历史 | 第22-23页 |
| ·拓扑优化一般步骤及发展前景 | 第23-25页 |
| ·镗杆前端拓扑优化 | 第25-30页 |
| ·模型的前处理 | 第25页 |
| ·离散化并施加约束和载荷 | 第25-26页 |
| ·执行拓扑优化 | 第26-27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 | 第27-30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| 第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3章 单自由度高频减振镗杆的结构设计 | 第31-56页 |
| ·ANSYS 有限元软件介绍 | 第31-32页 |
| ·刀片选择 | 第32-34页 |
| ·刀片形状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·刀片材料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刀杆的选择 | 第34-36页 |
| ·单自由度普通镗杆特性研究 | 第36-40页 |
| ·镗杆尺寸和物理特性 | 第36页 |
| ·静力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谐响应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普通镗杆结构优化 | 第40-45页 |
| ·镗杆铣窝 | 第40-44页 |
| ·容屑槽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·镗杆最终结构确定和计算 | 第45-47页 |
| ·镗杆最终结构确定 | 第45页 |
| ·镗杆最终结构的分析计算 | 第45-47页 |
| ·内冷通道拓扑优化 | 第47-50页 |
| ·内冷通道优点 | 第47-48页 |
| ·主通道的位置选择 | 第48-49页 |
| ·分通道的位置选择 | 第49-50页 |
| ·刀片和螺钉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| ·刀杆装夹方式设计 | 第51-54页 |
| ·夹具的概念与分类 | 第51-52页 |
| ·夹具设计 | 第52-54页 |
| ·镗杆尺寸及装配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4章 不同结构镗杆的模态试验 | 第56-70页 |
| ·模态试验发展与应用 | 第56页 |
| ·理论模态的基本原理 | 第56-57页 |
| ·试验模态的基本原理 | 第57-58页 |
| ·刀头的设计与加工 | 第58-60页 |
| ·实验镗刀的结构 | 第58-59页 |
| ·实验镗刀的加工 | 第59-60页 |
| ·实验设备介绍 | 第60-62页 |
| ·实验过程 | 第62-64页 |
| ·试件的支持状态 | 第62-63页 |
| ·测点及测量方法的安排 | 第63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63-64页 |
| ·实验数据及处理 | 第64-67页 |
| ·第一种结构模态试验 | 第64-65页 |
| ·第二种结构模态试验 | 第65页 |
| ·第三种结构模态试验 | 第65-66页 |
| ·谐响应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7页 |
| ·综合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