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有效的进度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| 第8页 |
·目前项目进度的控制不够有效 | 第8-9页 |
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4-31页 |
·项目管理理论 | 第14-16页 |
·项目 | 第14页 |
·项目管理 | 第14-15页 |
·软件和软件项目管理 | 第15页 |
·项目阶段和项目生命周期 | 第15-16页 |
·软件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6-21页 |
·软件生命周期 | 第16页 |
·软件生命周期的阶段 | 第16-17页 |
·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| 第17-20页 |
·软件项目管理阶段划分 | 第20-21页 |
·进度控制和管理理论 | 第21-24页 |
·进度管理 | 第21页 |
·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| 第21-23页 |
·进度管理控制原理 | 第23-24页 |
·霍尔三维结构 | 第24-31页 |
·霍尔三维结构简介 | 第24-25页 |
·三维结构—逻辑维 | 第25-29页 |
·三维结构—时间维 | 第29-30页 |
·三维结构—知识维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进度控制的方法和工具(知识维) | 第31-38页 |
·甘特图 | 第31-33页 |
·甘特图 | 第31页 |
·甘特图的含义 | 第31-32页 |
·甘特图的应用范围 | 第32-33页 |
·关键路径法(CPM ) | 第33-34页 |
·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| 第33页 |
·利用关键路径法的步骤 | 第33-34页 |
·关键路径法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| 第34页 |
·计划评审技术(PERT ) | 第34-35页 |
·应用项目管理软件 | 第35页 |
·关键链技术 | 第35-37页 |
·知识维进度管理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的步骤(逻辑维) | 第38-44页 |
·问题分析—影响进度的因素 | 第38-40页 |
·项目计划 | 第38-39页 |
·需求变更 | 第39页 |
·客户和行业风险 | 第39页 |
·技术与工具 | 第39页 |
·技能风险 | 第39页 |
·人员激励 | 第39-40页 |
·团队建设 | 第40页 |
·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| 第40页 |
·进度计划的编制 | 第40-42页 |
·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 | 第41页 |
·进度编制方法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进度编制工具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进度计划的编制 | 第41-42页 |
·进度计划的执行 | 第42页 |
·进度计划的实施控制 | 第42-43页 |
·逻辑维进度控制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软件项目分阶段进度管理(时间维) | 第44-50页 |
·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的阶段划分 | 第44-45页 |
·计划阶段的进度管理 | 第45-46页 |
·需求分析阶段的进度管理 | 第46-47页 |
·执行阶段的进度管理 | 第47-48页 |
·提交阶段的进度管理 | 第48-49页 |
·时间维进度控制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软件项目进度管理实践 | 第50-60页 |
·应用霍尔三维结构进行软件项目进度管理实践 | 第50-59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50页 |
·项目功能结构 | 第50-51页 |
·知识维准备 | 第51-52页 |
·逻辑维进度管理 | 第52-57页 |
·时间维进度管理 | 第57-58页 |
·项目进度控制成果 | 第58-59页 |
·实际项目进度延迟原因分析 | 第59-60页 |
第七章 总结 | 第60-63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展望 | 第61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61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