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展示设计中的视觉传达效率
| 致谢 | 第1-4页 |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| ·研究缘起 | 第1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水平 | 第11-1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展示设计综述 | 第13-18页 |
| ·关于展示 | 第13页 |
| ·展示与展览的区别 | 第13页 |
| ·展示设计概述 | 第13-15页 |
| ·展示设计的商业特征 | 第13-14页 |
| ·展示设计的艺术特质 | 第14-15页 |
| ·展示设计的范畴 | 第15-16页 |
| ·贸易性会展 | 第16-17页 |
| ·会展的含义 | 第16页 |
| ·会展的种类 | 第16页 |
| ·会展与展览中心 | 第16-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第三章 视觉传达效率 | 第18-23页 |
| ·视觉传达 | 第18页 |
| ·视觉传达设计 | 第18页 |
| ·视觉传达效率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| ·提高视觉传达效率的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高效率展示设计的主要特征 | 第20-21页 |
| ·展示前期周密的规划 | 第20页 |
| ·展示对象的关注 | 第20页 |
| ·展示意境的营造 | 第20-21页 |
| ·界定视觉信息有效传达的判断原则 | 第21-22页 |
| ·舒适性 | 第21页 |
| ·高效性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四章 展示设计中影响视觉传达效率的因素分析 | 第23-30页 |
| ·视觉因素 | 第23-26页 |
| ·人的视觉特征 | 第23-24页 |
| ·视觉语言自身的逻辑性因素 | 第24-25页 |
| ·人的视区分布特点 | 第25-26页 |
| ·传播学因素 | 第26-28页 |
| ·展示设计传播的过程 | 第26页 |
| ·展示设计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 | 第26-27页 |
| ·6W2H分析法 | 第27-28页 |
| ·符号学与展示设计 | 第28页 |
| ·设计艺术心理学与展示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五章 提高视觉传达效率的途径 | 第30-50页 |
| ·观众的心理层面 | 第30-35页 |
| ·感觉与知觉 | 第30-31页 |
| ·直觉 | 第31页 |
| ·注意 | 第31-32页 |
| ·情感 | 第32页 |
| ·猎奇心 | 第32页 |
| ·视觉心理 | 第32-34页 |
| ·心理变化 | 第34-35页 |
| ·展示空间的合理布局 | 第35-40页 |
| ·展区方位 | 第35-36页 |
| ·空间类型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| ·布局类型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| ·功能空间的区分 | 第38-40页 |
| ·空间动线的设计原则 | 第40页 |
| ·展示方式的多变性 | 第40-47页 |
| ·静态展示 | 第40-42页 |
| ·动态展示 | 第42-44页 |
| ·观众参与 | 第44-47页 |
| ·表演 | 第47页 |
| ·展示氛围的感染力 | 第47-48页 |
| ·形色刺激 | 第47-48页 |
| ·情色刺激 | 第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六章 展示设计发展趋势-下的高效率设计 | 第50-61页 |
| ·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| 第50页 |
| ·生态化趋势 | 第50页 |
| ·民主化趋势 | 第50页 |
| ·非物质化趋势 | 第50页 |
| ·高效设计新启示 | 第50-60页 |
| ·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| 第51-53页 |
| ·注重创新性 | 第53-54页 |
| ·以人为本 | 第54-58页 |
| ·回归自然 | 第58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总结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4-65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65-66页 |
| Abstract | 第66-67页 |